茶香嫋嫋。

石之軒和張居正兩人一問一答之間,時間不知不覺便過去了一個多時辰。

一番談論之後。

石之軒也不得不承認,張居正如同楊廣說出的那般,身負不世之材。

“如何?”楊廣開口對著石之軒笑問道。“石相以為叔大,可再勝任何職?”

叔大,張居正的字。

“回陛下!”

“以叔大之材,可謂一部尚書!”石之軒沉聲的回答道。

聽到, 石之軒的話後,楊廣不由得點了點頭。

“叔大,既然如此,朕便封你為吏部尚書……”楊廣直接開口說道,原本楊廣的想法,也是將六部之一交予張居正。

“臣謝陛下!”張居正對著楊廣拜謝道。

翌日,早朝。

楊廣就任命張居正為吏部尚書,至於原來的吏部尚書,則是和朱明立一般, 降為了侍郎。

有著房玄齡、杜如晦珠玉在前。

滿朝的文武對於張居正從一介布衣,成為一部之長,也沒有半點異議,或者說不敢有異議。

在張居正加入之後。

大商朝堂的執行變得流暢了起來,原本堆積的政事,一切都處理得盡善盡美。

而朝中的文武,也在私下的議論,楊廣到底是從哪裡尋來,接連尋來房玄齡、杜如晦、張居正這種大才。

不過,想到大商如今種種的改變,滿朝的文武也只能夠感嘆一句,天佑大商了。

歲月冉冉。

眨眼之間已經,數月過去。

“陛下!兵部尚書房大人、戶部尚書杜大人返回朝歌了,如今正在殿外求見!”張讓對著楊廣稟告道。

“宣!”

楊廣放下了手中的奏摺,連聲對張讓說道。

之前楊廣讓房玄齡兩人負責科舉一事,如今房玄齡兩人回京,這意味著科舉一事, 也完成了。

雖然大商九道各城, 有著朝廷大軍的鎮壓,可是軍管一事,終究還是暫行之策,還是需要儘快的安排一方主官才行。

楊廣也看看,房玄齡兩人到底為自己大商選出了多少可用之才。

“是,皇爺!”

張讓躬身而去。

片刻之後。

房玄齡兩人就跟在張讓的身後踏入了養心殿中。

“臣房玄齡/杜如晦拜見陛下!”進入養心殿後,房玄齡兩人對著龍椅之上的楊廣行禮道。

和之前相比,房玄齡兩人身上除了風塵僕僕之外,面色看上去也變得憔悴多了。

“起來吧!”

“玄齡、如晦,這段時日,真是辛苦兩位愛卿了!”楊廣開口道。

“謝陛下!”

“為陛下分憂,又何來辛苦一說……”房玄齡兩人躬身的說道。

“玄齡,如晦,此次科舉為我大商選出了多少可用之人……”楊廣微微頷首,對著房玄齡兩人問道。

“回陛下,此次科舉,臣等人一共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