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身邊有人,卻也無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午夜,窗外時不時駛過的汽車的破空聲清晰地穿過玻璃,然後順著幾千公里長的光纜傳遞向大洋彼岸。
兩人的手機不約而同的放在床的靠牆內側,而身體卻下意識面向窗外,看著有點迷離夢幻的燈光夜景,背後的聲音則相當於另外一個世界
如果不是時不時都能夠從牆壁方向汽車來回駛過的噪音。那麼誰都不會覺得,房間內有一雙遠在大洋之外的耳朵,可以聽得到房間內地一舉一動。
至於最撓人,或者說也是最惱人的呼吸聲。早已被主人們死死扼殺在鼻腔之中。
林哲詢的眼珠正在瘋狂轉動,身上卻不敢有大幅度的動作。背後的手機連線著充電線,時不時傳來的輕噪音提醒著背後連線的就是東京。
感覺有點奇幻,也有點讓人心裡有點甜。
在自己的記憶力,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景,似乎身後躺了一個人,有因為身體原因的帶來的空氣變化,甚至能感受到對方臥趟在床上而造成的一定床單褶皺。
除了這個人並不存在,也沒有呼吸之外什麼都有。
這也讓林哲詢的大腦依舊在瘋狂的快速運轉,想要逃避這種“鬼壓床”,但是並不嚇人,甚至有點心癢的感覺。
這一切算做什麼?線上同床共枕嗎?
他的大腦正在瘋狂消耗能量,想要從曾經閱讀的上千本各種各樣的書籍之中得到答案。
但是大部分都是法學、哲學、還有各種社會學、心理學的著作。對於感性與愛情的書籍閱讀量其實並不高。
從西方文藝作品中的丘位元與普賽克,羅密歐與朱麗葉......
不行不行,這些不符合東方的文化價值觀。那麼就從東方找例子:劉蘭芝與焦仲卿的兩家求合葬,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魂斷......
好不吉利......
為何自己這腦子裡都是一些悲劇結尾的結局?而且這些都是大部分虛構的悲情故事?
既然如此,那就找點有點現實基礎的,稍微結局能夠過得去的卻都是:放棄王位的溫莎公爵與辛普森,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鳳求凰,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與愷撒·安東尼,英國詩人白朗寧與馬萊特。
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結局也就是“法國的良心”、華夏的老朋友讓保羅·薩特與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沒有婚姻,卻最終合葬在一起的愛情了。
有好結局嗎?有,但是過程總是有著很大的缺憾,伴隨了一個人和兩個人的犧牲:溫莎公爵放棄了王位,司馬相如最後為了官位拋棄了夜奔向自己的卓文君,埃及豔后更加不用說了,死得是最悲慘的。白朗寧拖著苟延殘喘、破碎不堪的病軀和馬萊特在一起度過餘生。
為什麼總是感覺世界上的情感故事都沒有完美無缺的好結局,或者說總是需要犧牲很多很多東西呢?
所以一切都是陰謀!謊言!都是不完美的!
而這麼不完美的東西有必要自己花時間和心思去得到嗎?
不需要!
所以林哲詢用他的小腦瓜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愛情就tmd是騙人的,一切都是販賣愛情書籍書商與影視劇的資本家編造的美夢,還有人們自己茶餘飯後的精神幻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