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便和兒女繼續收魚,洪村見蕭家人實在忙不過來,撩起袖子點了幾個村民幫著一塊下水田捕魚。一時間水田裡水花四濺,到處都是一蹦老高的大魚。

鍾老感嘆道:“真是一副世界名畫呀。”何曄急忙舉起照相機,把農村裡歡快的、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定格在相機裡。

四畝水田投了1600條魚苗,幾乎沒有什麼折損。謝根寶帶著夥計,一筐筐的魚稱了重量,再搬到車上。最後總共拉走了6000多斤魚!

唐書記見狀,暗暗後悔沒把辦公室裡的筆桿子帶來。還好小何帶了相機,回去洗幾張照片,再讓人採訪下蕭家,就是一篇農業創新、勤勞致富的典範了!

桂香笑得腮幫子都酸了。按照事先和雲濤飯店的約定,1塊8毛一斤魚,她和叔家各淨賺5000!

時值工人一個月36塊、普通幹部42元的工資,蕭家兩兄弟四畝水田五個月就賺足了10000塊錢是何等驚人的收益!

劉嬸羨慕的問桂香:“桂香你透了個底,這回你和越峰家到底賺了多少?”

桂香笑道:“等你們明年自家養了魚就知道了。”

劉嬸心焦得直跺腳:“啊喲,真是急死我了。”

收完魚,水田裡重新放了水。越山幾人跳上田埂,鍾老才上前握著他手搖了搖,笑道:“蕭同志,我們又見面了呀。”

越山笑聲爽朗:“鍾老。我沒想到您就是鍾老啊。”

鍾老笑眯眯:“我也沒想到你們第一回養稻花魚,就能養得這麼好。我可是親眼看到了,每條魚都在四斤左右,大小勻稱,精神又健康。了不起啊!”

鍾老在六十年代也曾去調研過武夷山的稻花魚,通常收魚時,魚的份量在兩斤左右。沒想到蕭家竟然有過之而無不及,把魚養到了四斤!

何曄跟著稱讚:“真沒想到,雲來村還有蕭同志這樣的能人!”

越山一把拉過女兒:“我的功勞少。都是我女兒替我研究資料,制定規劃的。對了,鍾老。您不是問過我閨女嗎?她就是我閨女,蕭令梅。”

何曄看向令梅。水田波光粼粼中站著的少女粗衣短褲,露出一小截潔白如玉的大腿肌膚,寬大的斗笠下只露出細巧白嫩的下巴。只見她隨手一扯,脫下斗笠。烏雲般的秀髮落在肩頭,明明滿臉的汗,可是一雙靈如清泉的眼眸,清麗絕倫的面容,彷佛是山野間的精靈突然落入凡間,美得讓人窒息。

何曄的心碰碰直跳,面孔不由自主的就紅了。

鍾老也不禁訝異:這姑娘生得太出挑了!

“蕭令梅?好名字。”鍾老微笑,“我看過你寫的養殖計劃書。要不是你爹說你是中學生,我還當是農林大學的大學生呢。”

令梅面頰微紅:“鍾老過譽了。是村委帶領咱們、市委領導重視,又給我們拔資金、又幫咱們找養殖資料,這才能有今天的大豐收。”

鍾老直笑:“何曄,你看,是不是無巧不成書?”

何曄對令梅道:“蕭……同學,章秘書給你們的資料,就是我和老師整理的。”

令梅認識鍾老,自然也認識鍾老的得意弟子何曄。前世,她與何曄同一所大學畢業,一直以師兄妹相稱。所以她看著何師兄的眼神帶著自然的親切溫和:“原來是這樣。”

何曄覺得她輕柔溫和的語音有如天籟。

他輕快的道:“老師,您再看看這稻穗,沉得壓彎了稻杆,一定也是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