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想著,這次的貨的質量比之前擄走的二十幾個品質都好,想著這次肯定能賣個大價錢,沒想到他們反而直接被一鍋端了。

宋合泛到現在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他是怎麼被打暈了,只記得房頂突然被弄出了一個大洞,就在他和那位來接貨的“梟大人”商量如何將貨運出時,那個神秘人直接不講武德的從窗戶進來把他們打暈了。

張捕頭從宋合泛嘴中得到了兩個還算不錯的訊息,最主要的是那位“梟大人”也被抓了,張捕頭讓手下的人詢問了宋合泛的小弟們,得到的訊息也差不多。

至於那個“梟大人”為什麼在上河縣出現,那就是他們之前約定好了,宋合泛他們負責到處“收貨”,收好後,找個距離下河縣最近的縣城進行交易,由這位“梟大人”安排將貨給運出,而這次他們正好從上河縣南面的平遙縣,擄回了這二十多個孩童。

到達上河縣後,距離規定的三十個孩子還差四人,宋合泛回來時正好碰上,上河縣第二日舉辦上元節花燈展,於是他一合計,就在上元節當天將手下的人放了出去,讓他們去物色合適的人選,找到好貨後,回來通報,再由宋合泛手下的人安排實行擄人計劃,那倒下的花燈架子就是他手下的人做的。

聽名字都能聽明白,上河縣位於下河縣的上方,上河縣與下河縣臨縣之間有一條大河,可以直接從縣城內乘坐貨船直接到達下河縣,比路行快了不知道多少呢,路行需要三四天的路程,而坐船僅需一天的時間就能達到。這位“梟大人”不知道有什麼能力,能讓他們的船一路暢通無阻,還沒有被巡訪的河道官兵查詢。

張捕頭從宋合泛這裡得不到其他有用的資訊後,就去那位“梟大人”所在的牢房中將人給提了出來,而這位稱為“梟大人”的人,明顯比宋合泛那個混子頭子硬氣,一頓刑罰招呼下來,沒吐出半個字,就在張捕頭心中氣悶的時候,他手下的王朝跑了過來,在他耳邊嘀嘀咕咕了好一會兒,張捕頭聽著王朝的話,眼神越來越幽暗,看向被綁起來的“梟大人”的眼神越來越冷,直到王朝說完後,退到一旁,張捕頭才開口說道。

“呵,我說你怎麼這麼硬氣,沒想到你還是個榜上有名的,陳梟,我說的可對?五年前犯下兇殺案後就此銷聲匿跡了,沒想到你居然落在我們手裡了,怪不得看著你有些臉熟,你可比通緝令上畫的....醜多了。”張捕頭冷笑一聲,戲謔的看著被打的遍體鱗傷的陳梟,開口嘲諷的說道。

陳梟狹長的眼神中盡是陰鷙,看著張捕頭叫破了他的身份,也不見絲毫慌亂:“呸,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想從我嘴裡套話,呵呵.......”

“呵...就你殺人犯的身份,就能定你的死罪了,更何況你還擄掠孩童你可是主犯,我很期待看到你被施以磔刑。”張捕頭一點也不擔心他不鬆口,他時間多著呢,他可以慢慢耗。

“你們繼續往他身上招呼,我去通稟大人。”

“是。”

張捕頭從牢房出來後,就直接去了李縣令所辦公的地方,將自己審問出來的事情告訴了李縣令,李縣令聽了張捕頭的話,臉色很是難看,沉聲吩咐道:“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要從他口中翹出線索來,連我兒子都敢擄,就要承受住我的怒火。”

“是,屬下遵命!”

“另外,那些孩子們所在的地方既然問出來了,就通知家人來咱們縣領人,做好案宗,讓那些來領孩子的人家,隨時等候縣衙的召喚,到時候讓他們出堂作證。”

“是,屬下這就去辦。”

“等會兒,之前跟庭兒一起被拐的那三個孩子,也要通知到位,今日時辰不早了,你明日再去通知,讓手下的人先歇息,明日繼續審問。”

“多謝大人體恤下屬,明日我就去通知雲家的人。”

“恩,你下去吧。”

“是。”

張捕頭說完就退出了房間,回到牢房中,讓手下的人回去的回去,值班的繼續。

上元節當天晚上縣衙所發生的事情,雲家一眾一點也不知道,更不知道雲東他們被擄的李小公子是李縣令的兒子。

.......

畫面迴轉,從上元節過後第二日,雲北就帶著自己的行李,以及他家妹妹給他兩位好友送的回禮,回了上河縣天鴻書院,雲北拿著自己的包袱,剛到自己所在的學舍門口,齊鵬白陌兩人一早就到了,正在收拾自己的床榻。

天鴻書院在上河縣城南,依山而建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上河縣本就有一處鳳凰山脈,連綿不絕,上河縣地處山與山之間,而城中的一些豪商為了避暑修建的家宅,基本都是依山而建,可謂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林在城中,城在林中。”

書院山長是進士出身,教師力量雄厚,進入此間學院,需要入門筆試,成績優異者才會錄取,且進入書院後,每月有一次測試,三次測試不過者,會被學院勸退。

天鴻書院前二十年中,出過不少舉人,秀才,就連進士都有十幾位,其中還出過探花,傍眼之才,唯一讓天鴻書院遺憾的時候,他們還未有狀元,不然三甲前三他們天鴻書院都有了,到時候得吸引多少天下有才之人前來。

當今大周有四大書院,分別是應天書院、嶽明書院、崧陽書院、白鶴書院。這些書院可是有百年曆史了,從大周建國以來就存在了,為歷代帝王培養出了不少有才之士,更是恆定了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

當然,天鴻書院它在大週四大書院中,它可能還是個小透明的存在,但在這偏遠的地方,天鴻書院的環境,學子所休息學習的地方,創始人在建立的時候,還是非常用心的。

儒家士人把書院看成獨立研究學問的安身立命之所。書院從萌芽之日起,就和世人“獨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聯絡在一起。建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超世脫俗的精神追求,體現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超越性。

因此,書院建立者總是把書院建在僻靜優美的名勝之地,而天鴻書院就是在上河縣南邊的老君峰下,依山而建。

------題外話------

下一章晚點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