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瀝泉山上遇周侗(第1/2頁)
章節報錯
“兄長慢行!”武松抱拳說道:“一路上小心!”
劉備點頭笑道:“如此為兄便去了。”
說完。劉備便打馬帶著王二和薛永離開了。
“對了田四。你向我大哥推薦的那個隱居在大名府附近的周侗真得有那麼厲害?”
武松有些好奇,畢竟田四和王二倆人的功夫都很不錯。能讓他們說厲害的一定不能小覷!
田四聞言思索了一下說道:“還行吧?我跟王二我們倆個當年都吃過他的虧。不過那也是因為我們倆那時候出來混的時候還年輕。”
“而周侗那個時候正是壯年。如果說現在我跟王二我們這種年紀任何一個和當年的他在對上去的話。勝負還未可知!”
田四對自己的本領有著極大的信心,武松聞言倒是有些詫異的點了點頭:“如此行啊。一個可以教授士卒的武學教頭怎麼也能擋一些事情了。”
諸如武松、劉備、孫立甚至說是王二和田四他們,其實功夫並不差。
但是他們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教不了別人。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資格教人。而是他們學的東西,就是交給別人,別人也不一定能理解。
就跟每次期末考試學霸都會非常淡定的說出‘有手就行’之類的話。學渣是怎麼都不能理解的。
三人一路快馬加鞭,一天一夜驅馳了三百多里。劉備胯下的青驄馬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好像還沒有過癮。
而王二和薛永倆人一人雙馬都已經有些頂不住了。劉備見狀,只能在附近休息休息。
而隨著距離大名府越近,劉備便能感受到這號稱大宋北方屏障的大名府之繁華。
自古便是名城,到了宋國,因失了幽雲十六州之故,大名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堪稱北方庭柱。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名城。春秋之時這裡號稱是‘五鹿城’。
戰國時期這裡屬於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時期屬於曹魏的陽平郡,北周時期魏州,一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才改稱為:大名府。
而到了宋仁宗慶曆二年,直接建陪都史稱‘北京’,作為宋朝的陪都,大名府人口甚至都達到百餘萬。並且還是連線南北的要衝,隨著宋遼議和,雖然說雙方的領土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反而是日益繁華了起來,堪稱天下數得著的繁華之地。
這在劉備那個時代是無法想象的繁華。
畢竟他那個時候除了南陽郡之外,怕不是就只有大漢十三州那個級別才能與大名府這一地的人口相互媲美了。
就這樣商業方面也無法媲美這大名府。
望著來來往往的客商,劉備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如果能天天過這麼寧靜的生活該多好啊!
如果能過上這麼平靜的日子,他寧願做一個閒散的侯爺不問世事!
不過這很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敢肯定過不了多久,待到金遼勝負分出,那個時候才是大戰的開始!
找了家野店,好好的吃了一頓,又給四匹馬換了草料歇歇腳。劉備要了幾斤酒在旁人震驚的眼神之中餵了青驄馬,命王二和薛永倆人好好的休息,明日在趕路。隨後便牽著馬到附近去溜溜覓食。
便在這時,那野店小二連忙說道:“好漢是否要當山上?”
劉備有些好奇的點頭問道:“怎麼?莫非這山上也有大蟲不成?”
說到了最後,他還笑了起來。因為武松當年在景陽岡便是這般回話。
只見那小二連忙搖頭說道:“這座山名為瀝泉山,山中有泉名瀝泉,泡茶絕佳,洗眼可令老花復明。不過近來也不知怎麼回事。來了一條大蛇!據逃下山的農戶所言。那大蛇的腦袋都有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