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落在雷區,大量地雷被引爆。

戰場上火光沖天,硝煙瀰漫,到處都是殘肢斷臂。

巴魯剌思心頭在滴血,打了這麼多年仗,從未像今日這般窩囊。

戰爭機器已經開啟,沒有退路可言!

象徵著至高無上的三星旗迎風揮舞,繼續向前移動。

後陣計程車兵緊緊跟上,在明軍的火炮和地雷的雙重打擊下,繼續艱難前行。

終於,明軍的陣地近在咫尺。

突突突……

噩夢般的轟鳴聲再次響起,兩挺重機槍開始噴射火舌,無數子彈傾瀉而出。

“注意隱蔽!”

“快臥倒,分散開!”

巴魯剌思不斷髮出指令,指揮隊伍變陣。

他不知道對方的火器叫什麼名字,很多帖木兒士兵將其稱之為地獄之眼,意思就是來自地獄的魔鬼看你一眼,便沒了性命。

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武器的恐怖程度真的堪比魔鬼。

無論有多少人馬,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在這種武器面前,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但是,不管前方陣地上是不是真的魔鬼,這一關必須要面對。

就算是死,也要衝上去!

“騎兵向前!”

危急存亡之際,巴魯剌思不再保留,命人打出旗語,兩翼騎兵突然加速。

面對突然的變陣,明軍顯然有些慌,不知道是應該打兩翼的騎兵,還是繼續阻擊中軍。

這些騎兵隊伍和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乃是帖木兒帝國的王牌重騎兵。

曾經在蒙古帝國時期,重騎兵這個兵種便已經出現,又稱為近戰騎兵。

顧名思義,重騎兵身披重甲,防禦力超強,但是機動靈活性大大降低。

區別於常規兵種的騎射,重騎兵裝備的是刀劍,專門用於突破對方的防線,快速接近,然後近距離搏殺。

帖木兒重騎兵不但身穿重甲,連座下戰馬都包裹在鐵甲之中,比起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重騎兵的馬甲更為沉重,衝擊力與防禦力更佳。

在冷兵器時代,重騎兵幾乎是無敵的,可以衝破任何防線。

然而,打造一支重騎兵隊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不說騎士和戰馬,僅僅這身全副武裝的鎧甲便已造價不菲,如黑羊、白羊這種部落勢力,根本養不起。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重騎兵擁有巨大優勢的同時,必然有其相應的弱點,就是不能耐久。

由於鎧甲過於沉重,無論對於騎士還是戰馬,都是很大的消耗,如果長時間作戰,根本吃不消。

巴魯剌思很清楚重騎兵的優劣勢,他只要一次衝鋒,只要能夠接近明軍陣地,便足夠了。

因此,一開始用步兵吸引火力,騎兵遊弋在外圍。

等到距離縮短至一定程度,立刻轉為騎兵為主,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些重騎兵是帖木兒軍團最後的底牌,這一戰,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必須拿下!

果然,隨著陣型的變化,明軍的進攻點開始分散。

重騎兵吸引了大部分火力,中軍部隊的壓力驟減。

巴魯剌思對於戰場上的洞察力極為敏感,立刻就捕捉到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衝鋒!”

一聲令下,中路大軍突然加速,向著明軍的戰壕衝過去。

兩翼的騎兵也進入衝刺階段,雖然身覆鐵甲,可是,在重機槍的掃射下,依然不斷有人倒下。

不過,成效還是很明顯,兩軍之間的距離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