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楊洪大量培植親信,將自己的兒子女婿全都安排了要職。

老大留在京師,老二外放邊關,還有個女婿在錦衣衛,倒賣均需物資裝備的生意乾的風生水起。

就算要查,也是女婿查兒子,左手查右手,能查出什麼?

卻沒想到,突然出現的監察御史,同時在邊關和京師查出虧空,而且,事出突然,他的女婿丘定龍根本沒有提前預警。

楊洪立刻意識到,自己被盯上了!

他自從任大同總兵開始,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在朝廷根基頗深,而且,很少得罪人,撈銀子的時候還會惦記著手底下的人,自己吃肉,給大家喝湯,這樣的情況下,誰會針對自己呢?

答案只有一個,龍椅上那位。

倒賣物資裝備,並不會得罪同僚,但是會得罪皇帝。

也就是說,殺御史的事瞞不住了。

這時候,都察院的左副都御使找上門,並帶了一份禮物。

這是一份彈劾書,彈劾的就是發現京營有虧空的那名御史,說他索賄不成,便栽贓陷害。

楊洪雖然不知道對方的用意是什麼,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從選擇。

接下來,那名御史被錦衣衛千戶丘定龍抓到詔獄,當晚便暴斃身亡。

楊洪和楊俊也趁著爭取來的一丁點時間,連夜從京營其他軍備庫調來一批裝備,補齊了前軍都督府的虧空。

當然,他很清楚,危機並沒有解除。

皇上只是沒有拿到證據,不代表以後不會接著查。

從此以後,他便加入了那些人。

他們是一個團隊,數量眾多,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各個衙門。

京師之中,亦有十幾名。

面對楊洪,這些人也攤牌了,他們全都是江南名門望族的子弟,是在朝廷開海之前,藉助查走私的大清洗中僥倖活下來的那一部分。

這些人聯合起來,只有一個目的。

改立新君!

當皇帝掌控了天下權力,便會導致士大夫階層的權力相對削弱。

如果不反抗,只能引頸待戮。

現在就是這個情況,朝廷想收稅就收稅,根本不顧及明初定下計程車大夫特權。

他們不甘做一枚棋子,任皇帝擺佈。

想要打破這種局面,唯有一種可能。

皇帝暴斃,太子繼位。

當今太子尚且年幼,無法親政,權力便會重新回到朝臣手中。

到時候,他們有一萬種辦法將失去的利益拿回來!

可是,想要做這件事,首先需要的就是兵權。

手裡沒兵,說話不如放屁。

他們的第一個策反目標,是兵部尚書于謙。

于謙是浙江人,按理說,應該和他們一樣,對皇上恨之入骨。

可事實恰恰相反,于謙根本不理睬他們的明示暗示,甚至發出警告。

無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就是左侍郎楊洪,和右侍郎吳恆。

吳恆是鎮江人,很容易就被拉攏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