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朱元章終於決定,在全國各地推行戶貼制。

由於是在全國範圍推行,不但規模宏大,對戶貼的製作標準自然也要嚴格得多,新戶貼除了有原有的幾項外,還增加了士紳家裡的奴婢數量,並且為了公平公正,朱元章下令製作戶貼的所有官員,無論大小隻要參與過監製過程都要在戶貼上簽字畫押,防止有些官員投機取巧。

於是,大明的戶貼制正式誕生了。

至少在誕生之初,戶貼制有利於明朝抑制土地兼併,增加朝廷的稅收,進而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是一項國富民強的政策。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一成不變,否則,就會變成制約社會發展的枷鎖。

朱祁鎮知道,若是下旨廢除戶貼制,必然會遭到百官反對,甚至他們壓根就不會去思考,戶貼制究竟該不該廢除,只揣著一句祖制不可違,就跳出來反對。

可是,有些事是必須要做的,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只能走下去。

哪怕我這個皇帝親手推翻了大明朝廷,也總好過被別人造反。

朱祁玉眉頭緊皺,他很不理解,為何皇兄變得越來越激進。

最近這一年多以來,皇兄的所作所為,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親率大軍伐漠北,平倭寇,十足的一副千古明君的氣派。

可是,動不動就要改祖制,大肆抓捕朝廷官員,卻是一副專橫跋扈的暴君形象。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有的時候,他很迷茫,自己究竟是該怎麼辦?

現如今江南人人自危,甚至波及到京師,滿朝士紳官員已經表現出極大的不滿,他擔心有一天,皇兄剛愎自用,終將引來反噬。

現如今,大明百年來的戶貼制也要改了嗎?

如果沒有戶貼限制,如何控制百姓流動?

如果農戶都去作坊務工,沒人種地,糧食怎麼辦?

更嚴重的,如果軍戶也去務工,沒人當兵,打起仗來怎麼辦?

朱祁鎮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便笑著說道:“新政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細節朕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吾弟若是想知道答桉,不妨親自去一趟蔚縣。”

“蔚縣?”

“不錯,就是蔚縣,正好和于謙做個伴。”

“於學士也在蔚縣?”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蔚縣是新政的試驗點,這一年來,商輅乾的還算有些模樣,等你親自到了那邊,才會理解,朕所說的新政究竟是什麼,朕所追求的天下是什麼樣子!”

朱祁玉這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他現在急切地想知道,讓皇上不遺餘力,甚至不惜和全天下作對的新政,究竟是什麼模樣?

這時候,懷恩前來稟報,內閣曹鼐、張益求見。

朱祁鎮頓時有些頭大,可想而知,這兩位老哥肯定滿腹怨言,特別是張益,據說親自跑了一趟漠北,想來吃了不少苦頭。

不過,又不能不見,只好擺手道:“讓他們過來吧!”

朱祁玉起身告辭,曹鼐和張益來到書房,叩拜行禮。

“兩位卿家免禮!”

朱祁鎮努力擠出一絲微笑,擺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

“謝皇上!”

兩人站起身,曹鼐忍不住說道:“皇上,您,您……唉!”

朱祁鎮抬起手,微笑道:“曹卿家不要著急,有什麼話慢慢說,懷恩,去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