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實習生(第1/4頁)
章節報錯
會試之後,便是緊張的閱卷環節。
新政之後,科舉制度已經改革,每年都有自然科學類的學子透過科舉進入官場,就算是個秀才,至少能在縣衙做個文吏,而且,官和吏之間的鴻溝已經不復存在,只要年底考核優秀,吏是可以升為官的。
如果是舉人,便可以在府衙當差,仕途則更為順利。
不過,這些自然科學類的學子,最開始進入官場的時候,通常都是輔助崗位。
比如通判、主簿、訓導、經歷等,這些職位對於專業性要求更強。
如此做法還有一層深意,就是在科舉制改革的過程中,儘量保持平穩過渡,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如果新制度下的學子直接去擔任縣衙、府衙一把手,對於傳統的讀書人群體衝擊實在太大了。
現在人家從輔助崗位做起,考核優秀再向上晉升,你還有什麼話說?
饒是如此,每四年一度的會試仍是大明科舉取士的重中之重。
如徐溥這些人,仍堅持每日苦讀四書五經,其他的書籍一概視為奇技淫巧。
在他們眼中,所謂的自然科學,無非就是一切投機取巧的把戲,難登大雅之堂。
可是,當他們親眼看到電燈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原本以為只是一盞油燈,可是,沒有新增燈油,更沒人點火,就亮了!
徐溥突然意識到,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耳畔傳來蒸汽爐有節奏的響動,讓他聯想到了蒸汽火車。
那個不需要騾馬,也不需要人力就能跑的車。
電燈的奧秘或許和蒸汽爐有關,但是其中的原理,卻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對於科學院的人來說,這種事已經是司空見慣,可是,對於沒有經過系統科學知識學習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神蹟!
三天的考試很快結束,眾人出了考場,腦子裡惦記的並不是自己文章做的如何,能不能金榜題名,而是……電燈是什麼?
為什麼會亮?
於是,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諸位舉人並沒有急著回客棧,也沒有到登主考官的門去拜謁,而是紛紛湧入科學院,要求倒也不過分,只希望能有人講解一下電燈的原理。
貝琳看到這麼多人,還以為出了什麼事,緊張地不行。
得知真相之後,頓時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真沒想到,科學院也有被追捧的一天。
想當初,科學院剛剛成立的時候,被翰林院冷嘲熱諷,時不時地踩上一腳,以彰顯自己的正統讀書人身份。
風水輪流轉,現在的翰林院日益清冷,早已沒了往日的囂張氣焰。
只有在朝廷舉行科舉的時候,才有翰林院表現的機會。
以曹鼐為首,從翰林院、禮部等衙門抽選了三十餘名考官,對試卷進行審閱。
過完第一遍之後,還要進行交叉稽核。
如果兩名考官給出的成績大致相當,這份試卷的成績也就定下來了。
如果差異過大,則會交給第三名考官複審。
等全部成績出來,所有考官還需對前三十名進行再進行一次複審。
經過了五天的封閉式閱卷,終於,最終的成績出來了。
貢院外面,各位大老爺的轎子早已備好,曹鼐和眾人打過招呼,坐上轎子,打道回府。
“老爺,您回來了!”
轎子剛剛停下,門房已經迎了出來,擺好杌凳,撩開轎簾。
曹鼐下了轎子,不忘囑咐道:“這幾天會有人登門,你就說老夫身體欠恙,暫不會客,可先把名帖留下。”
“是,老爺!”
門房得到吩咐,自然懂得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