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部分鐵路線已經貫通,調配兵力和物資相當便利。

從京師到福建,以往的話,輜重車至少需要三個月才能抵達,想要配備數萬兵馬的裝備和補給,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可現在不同,有了蒸汽火車,不出半個月就已全部完成。

出征的兵馬主要是水師,因此,五軍營沒有動,其他衛所也沒有動,只調了三千營和神機營過來。

其他的兵馬有寧波水師,交趾水師和呂宋水師,共一萬五千人。

算上船工、水手、民夫等,總共是三萬人。

出動的艦船共五十二艘,其中以鄭和號為旗艦,朱祁鎮親自領隊,朱祁玉作為副手,張懋作為先鋒,整裝待發。

就在三千營和神機營抵達的同時,以曹鼐為首的勸阻團也到了。

“皇上,請三思啊!”

曹鼐也不寒暄,一上來就開始勸。

在他身後,鄺埜等人也準備好了說辭,紛紛上前勸阻。

朱祁鎮聽的頭大,擺了擺手,道:“諸位卿家千里迢迢從京師趕過來,就為了勸朕放棄出征?”

鄺埜趕忙上前,道:“皇上準備出征,師出無名啊!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大明乃天朝上國,做事當循禮法,對東羅馬發動戰爭,目的為何?”

當初土木堡一戰,王振主張御駕親征之時,他就曾出來勸阻過。

只是那時候王振的實力太大了,在朝中可謂說一不二,無奈之下,很多人只得追隨皇上一同出征,結果就是差點都死在土木堡。

後來,大家發現皇上成熟了許多,只是脾氣依然古怪,做事有些衝動。

現在也不管能不能勸得動,做臣子的,該勸就勸,打仗又不是過家家,勞民傷財不說,這種大規模出海作戰,明軍本就不擅長,你還要御駕親征,萬一出點啥事,大明可怎麼辦?

朱祁鎮也清楚這些人的心思,他本來打算把唐行古派過來,舌戰群儒,後來想了想,他們畢竟也是好意,又不是刻意為難,還是算了吧。

自己是皇帝,做事光明正大,又不偷不搶,有什麼事不能好好說呢?

“自朕下旨開海,東羅馬人便來到大明,但是,他們非但不遵守我大明律法,按照我們的規矩辦事,反而賄賂官員,幹起了走私的買賣,甚至在瓊州島私建港口,簡直就是目無王法!”

聽到這裡,曹鼐說道:“皇上說的是,洋鬼子著實可惡,不過,只是一小部分人,教訓教訓也就罷了,沒必要對一個國家宣戰吧?”

“朕還沒說完!”

朱祁鎮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最可氣的是,他們竟然偷走了鐵甲艦的圖紙!諸位應該清楚,朝廷為了建造鐵甲艦,花費紋銀數千萬兩,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幾乎是傾全國之力才造出來,這樣的成果怎能被外人拿走?”

現場變得有些安靜了,因為這個理由似乎已經夠了。

你偷我鐵甲艦的圖紙,我出兵幹你,這很合理。

曹鼐看了看鄺埜,意思是,你上啊!

鄺埜鬱悶道:“臣忝為禮部尚書,發生了這樣的事,確實令人氣惱,不過,那些洋鬼子盜走圖紙究竟是為了一己私慾,為了銀子,還是受東羅馬朝廷的指使,如今尚未可知,不如就下一道聖旨,申飭一番,並命其交還圖紙,皇上以為如何?”

“如果對方不配合呢?”

“若不配合,再出兵也不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