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鐵甲艦(第1/4頁)
章節報錯
寧波造船廠,金英得到訊息,早就恭候多時。
他現在是寧波守備太監,總督造船廠鐵甲艦的建造。
這個身份乍一看,似乎比不得司禮監掌印太監,可是,他心中清楚,時代變了,皇上早已不是以前那個叛逆少年,為了和朝中的大臣作對,而寵信宦官。
現在的皇上更看重學而致用的本事,科學院的不斷壯大,全國鐵路的鋪設,足以說明問題。
從此以後,司禮監的權力只會收縮,像王振那般一手遮天的情況,絕對不會再出現了。
而寧波造船廠,則是下一個鐵路局。
蒸汽火車的技術已經日益成熟,鐵甲艦的建造也不能拖後腿,因此,他每日都吃住在造船廠,手底下乾兒子們孝敬的大宅子,幾乎都沒怎麼住過。
終於,舉全天下科研人員的努力,歷時兩年半,大明第一艘蒸汽動力的鐵甲艦成功下水。
朱祁鎮從南京出發,一路上不作停留,直接來到寧波。
事實上,當他聽說鐵甲艦已經建造完成的時候,心中是很意外的。
如此巨大的艦船,別說在基礎工業如此薄弱的大明,就算是後世,也不敢保證說兩年半就能完成。
金英和造船廠肯定不敢謊報,這種事,欺君之罪,那是要誅九族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在不計成本投入的前提下,集全國的人力和資源,真的造出來了。
從技術上來說,建造鐵甲艦的技術難關不僅是大,巨大無比,更難的是,要有足夠大動力的蒸汽機,才能帶起這樣近萬噸的船身。
自從蒸汽機出現以後,在車載蒸汽機研發的同時,便有樣機送去了寧波,船載蒸汽機的研發幾乎是同步進行。
兩種機型雖然原理相同,可是,研發方向卻是有區別的。
車載蒸汽機需要考慮到自身的重量,若是造出來房子那麼大,是無法在鐵軌上執行的。
船載蒸汽機就不同了,完全不需要考慮這一點,就算是弄出個三層樓塞進船艙,只要功率足夠大,理論上也是可行的。
而這樣做的代價就是……耗資三千萬兩!
建造時長兩年半,整整花掉了國庫三千萬兩白銀!
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饒是朱祁鎮再怎麼大方,心頭也忍不住在滴血。
銀子,白花花的銀子啊!
相當於每個月都要花掉一百萬兩,這樣的燒錢速度,幾乎就是將銀子從國庫裡搬出來,然後運到寧波,堆放在海里。
每當看到造船廠報上來的賬目,他都想立刻飛到寧波港,看看自己的銀子是不是真的被人堆在海里了……
聖駕至寧波,以守備太監金英為首,浙江布政使、寧波知府、當地大小官員,還有造船廠的主要負責人,紛紛前來迎駕。
朱祁鎮現在只想著去看看用銀子堆起來的鐵甲艦,奈何天色已晚,夜裡什麼也看不清,只得作罷。….
晚宴過後,剛準備入睡,卻接到一份奏疏。
這份奏疏是從占城送來的六百里加急,朱祁鎮有些疑惑,占城能出什麼事?
現如今占城已經更名為林邑,在安南和占城相繼覆滅後,改設交趾布政使司,並劃分為三個州,由北向南分別為安南州、象林州和林邑州。
最開始的時候,整個交趾布政使司由郕王朱祁玉鎮守,後來朱祁玉去了呂宋,便改為靖安郡王張輔負責,黔國公沐斌輔助。
這次的奏疏,就是沐斌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