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民告官(第1/4頁)
章節報錯
文淵閣,一名書吏匆匆而入。
“不好了,曹大人……”
曹鼐正在和張益商量事情,看到如此情形,頓時面色不悅。
“慌慌張張的,不像樣子!”
“是,是彭……彭大人,他,他……”
看到書吏著急忙慌的樣子,張益不解地問道:“我早上還見他在當值,是出了什麼事嗎?”
“是,是……”
那書吏努力嚥了口唾沫,然後說道:“有船員鬧事,圍了順天府,彭大人已經帶人過去了!”
聽罷,曹鼐和張益對視一眼,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書吏也是聞言,當下說道:“只聽說是有一名昌平的船員,回家之後發現家裡的親人都死了,似乎是被當地的地主欺辱致死。此人將那地主告到昌平縣,卻被判了個反坐之罪,其他的船員得知這個訊息,認為那人受了冤屈,便一起去順天府告狀。”
“他們……告誰啊?”
“據說是告昌平知縣!”
“民告官?”
船員雖然也是正是編制,但終究無官無職,仍屬於平民百姓。
在大明朝,民告官可不是鬧著玩的。
開國之初,朱元章為了肅清吏治,特別規定,如果遇到官吏貪贓枉法,百姓可以向“監察御史”投遞狀紙檢舉。
御史接到狀紙後,會把桉件發回“被告官吏”所屬的上一級官府,或者同級的監察機構,即按察使司等衙門進行審理。
另外,朱元章還專門釋出了大誥,百姓手持大誥,可以直接進京告狀,官員們不能阻擋,否則殺無赦。
但隨著時間推移,很少能看到這樣的景象了。
在大明朝,能當上官老爺的,全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上有對策,下有政策,只要官老爺暗中使點小聰明,一群泥腿子不可能翻了天。
另一個就是官官相護的問題,今天你來告官,我把人家給審了,誰知道明天你會不會去告我?
人家同朝為官,本就是互為依靠,只要不是太過分,大家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論你鬧的再兇,最後也會不了了之。
“是啊,這些人是捧著大誥去的,順天府接了桉子,卻說昌平縣審理的沒問題,那些船員不幹,去了一百多號人,把順天府給圍了!”
曹鼐和張益的臉色變得愈發難看,事情鬧的有點大啊。
這些船員在海外漂泊兩年,誰知道他們做過什麼?
想要這些人在海外遵紀守法,呵呵,海外有法嗎?
就算有什麼事,按規矩辦啊,實在辦不成,來內閣找彭清也行啊!
要知道,彭清才剛剛入閣,多少人正眼紅呢,這些人就去鬧事,不是給人留把柄嗎?
這裡是順天府,是京師,是天子腳下!
光天化日之下,圍攻順天府,分明是腦子有坑……
想到這裡,曹鼐趕忙起身,說道:“事情鬧大了對誰都不好,我們先去見皇上!”
“正是!”
張益也站起身,兩人急匆匆出了文淵閣,向著御書房走去。
可是,剛走到半路上,就看到兩個人影一閃而過。
奇怪的是,看這二人的打扮,似乎並不是官員,也不是內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