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明洲?(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明的官有兩種,比如欽差巡海正使,並不是官職,而是一種稱號。
這樣的稱號是沒有品階的,但是,聽起來響亮啊!
至少讓那些番邦小國一聽,就覺得很高大上。
就比如曾經的三寶太監鄭和,當時的名號是“欽差總兵太監”。
朱祁鎮欽賜彭清“欽差巡海正使”,其寓意很明顯,從此之後,他將接過鄭和的衣缽,為大明的航海事業奮鬥終生。
可是,要下西洋,單靠一個稱號是不夠的。
這一次探索航道,彭清只帶了三艘艦船,還都是民間的商船改造的,整支船隊也就百來個水手和官兵而已。
接下來就不一樣了,船隊的規模至少要擴充到數千人,隨著航路的不斷拓展,甚至可能達到三寶太監時期數萬人的規模。
一個如此龐大的武裝力量遠赴海外,想要服眾,主帥必須有足夠的權力。
不只如此,沿途與各國交涉,倘若級別不夠,怕是也會畏手畏腳。
所以,朱祁鎮除了給彭清欽差巡海正使的頭銜,同時宣佈,入閣!
自從三楊以後,內閣的權勢日益漸擴張,逐漸從一個秘書團隊,成長為掌握實權的宰輔。
既然想要給彭清足夠的權力,那就痛快點,直接給個內閣大學士。
原來的東閣大學士高轂被抄家,這個位子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便空置著。
後來,曹鼐和張益曾陸續推薦過幾個人選,都被朱祁鎮給否了。
因為在他的打算中,大明的內閣將逐漸發展成為議會,以後的內閣成員,就相當於參議員,是除了皇帝之外最掌握實權的人。
閣臣與藩王不同,以後的藩王將走出國門,開疆拓土,鎮守一方,拱衛中央。
而內閣將會成為是大明最重要的政治樞紐。
朱祁鎮和朱元璋也不同,朱元璋是掌控欲極強,恨不得全天下百姓每天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勞作都要嚴格控制。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廢除兩千年來的丞相制,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大事小事一把抓,據說他每天的睡眠不足三個時辰,是個十足的工作狂。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鐵打的。
強如朱棣這樣的猛人,也扛不住如此喪心病狂的工作量。
也正是從那時起,內閣才逐漸掌握實權。
朱祁鎮來自後世,自然比誰都清楚,隨著時代的發展,皇權終有一天會退出歷史舞臺。
至於這個過程是平穩過渡,還是你革我的命,將關係著全天下蒼生的命運。
作為皇帝,作為大明朝的絕對掌控者,不能什麼事都去事無鉅細地過問,該放權的時候就放權,皇帝把什麼事都幹了,要這滿朝文武是幹什麼吃的?
吏部的事,吏部去做,戶部的事,戶部去管,各司其職才是最好的局面。
皇帝的使命是居中統籌,運籌帷幄。
比如說,黃河一直氾濫決堤,怎麼辦?
皇帝要做的很簡單,就是下一道聖旨,治河!
接下來,戶部回去核驗,需要多少勞工,多少材料,各種費用算下來,然後撥銀子。
工部就要負責具體的過程,該派誰去主持工作,誰去招工,誰負責後勤……
再然後,就是當地衙門,帶著百姓去修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