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這邊,孔家已經感覺到情況不對了。

自錦衣衛送來駕帖,衍聖公進京之後,再沒訊息傳出來。

現在知縣又丟了,簡直是匪夷所思。

衍聖公府,孔家各族齊聚一堂,小公爺孔承慶居中坐鎮,氣氛很是凝重。

孔承慶看人到齊了,便說道:「今日召見諸位,是有要緊的事,鄢子如,你來說說吧!」

鄢子如是曲阜縣丞,先是答應一聲,然後說道:「孔知縣三日之前去了濟寧府,至今未歸,可是,濟寧府那邊卻說,孔知縣當天便告辭回了曲阜,卑職不敢怠慢,究竟該如何處置,還請公府示下。」

孔承慶說道:「大家都說一說,對此事怎麼看?」

人群中,有人站出來說道:「我估計人還在濟寧府呢,不如再等幾天?」

「濟寧府畢竟比曲阜要繁華,說不定在哪個煙花柳巷享受呢!」

「此話不假,承平兄生性風流,你派人去當地幾個有名的妓院走一走,說不定就找到了。」

聽到眾人的討論逐漸變得不正經起來,孔承慶頓時臉色一沉。

「夠了!」

大家這才意識到……似乎話題有點跑偏了,於是紛紛閉嘴。

「透過這些天發生的事,你們還沒感覺到嗎,分明是有人要對付孔家!」

眾人雖然不說話,臉上卻都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模樣,因為在大明朝,誰敢對付孔家?

就算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對孔家也是禮敬有加,甚至到了一種帶頭捧臭腳的程度。

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卻也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若是離開千千萬萬的讀書人,還治天下呢,治個屁!

因此,作為天下讀書人之首,聖人後裔,孔家從來不擔心有人要對付自己。

就算是宋朝,大宋、金國、蒙古三方勢力並存之際,也沒有任何一方敢對孔家下手。

千百年來皆是如此,不誇張地說,敢和孔家作對的人,還沒生出來呢!

這個道理,孔承慶最是清楚不過,可是,最近發生的一樁樁怪事,卻讓他不禁產生懷疑。

究竟是何人,才有膽量和孔家作對?

在大明,有這個實力的人,怕是……只有紫禁城的那位吧……

孔家各族的族長都在小聲議論著,孔承慶臉上的陰霾卻越來越厲害,他愈發感覺到事情不對勁,很大可能,是皇上準備對孔家動刀子!

因為事情的起因,就是即將推行全國的新政。

據說新政之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改科舉。

說是要放棄傳統的四書五經,改為什麼自然科學,什麼亂七八糟的……

若真是這樣,儒家還怎麼一家獨大,孔家還怎麼至高無上?

因此,衍聖公府派人去了蔚縣,宣揚教化,同時也是給天底下讀書人傳遞一個資訊,只要孔家還在,科舉就在,所有讀書人的利益就在!

可是,現在細細想來,似乎沒那麼簡單。

孔志平去了蔚縣之後,竟然直接被錦衣衛帶走了。

接下來,衍聖公親自去了京師,亦是如石沉大海,至今杳無音信。

現在連知縣也丟了……

孔承慶突然抬起頭,問道:「承平去濟寧府所為何事?究竟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