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埜等人離開以後,帳篷裡只剩下一眾武將,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這些人都是功勳之後,如張輔、陳瀛這些人,更是親自跟隨太宗皇帝南征北戰,曾立下赫赫戰功。

朱祁鎮看著他們,感覺格外親切。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打仗嘛,還是老將看起來靠譜。

接下來,就是分配任務了。

“英國公!”

“臣在!”

“朕命你連夜整頓人馬,明日一早,老弱病殘者和傷員一起先行撤回京師,朕需要的是能打硬仗的精兵悍將,不是來湊數的!”

張輔拱手道:“老臣遵旨!”

“泰寧侯陳瀛!”

陳瀛立刻上前:“臣在!”

“朕命你在天亮之前,將大炮全部瞄準到河東岸位置,若對方強行渡河,在他們上岸的第一時間進行遠端打擊,這一次你不需等待指令,朕予你自行決策之權。”

陳瀛點頭道:“臣遵旨!”

朱祁鎮目光一轉,吩咐道:“平鄉伯陳懷!”

陳懷甚是激動,趕忙上前:“臣在!”

“你帶五百人,在營地前兩百步到一百步的位置,每隔一步挖一個坑,就挖這麼大。”

說著,朱祁鎮隨手撿了只樹枝,在地上挖了一個碗口大的坑。

陳懷撓了撓頭,疑惑地問道:“皇上,你是要挖陷馬坑嗎?這個坑太小了……”

朱祁鎮打斷他,正色道:“記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個坑的大小去挖!”

陳懷雖然有些不明所以,還是點頭道:“臣遵旨!”

他是個急脾氣,說完之後,轉身就帶人挖坑去了。

朱祁鎮掃視一眼,問道:“今日繳獲了多少馬匹?”

一聽到皇上問這個,張輔頓時來了精神。

“回皇上,共繳獲戰馬三千五百餘,而且都是精壯的戰馬,受傷的不算在內!”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從五軍營選三千名善騎射的將士出來,朕要重組三千營!”

張輔卻面露難色,遲疑道:“皇上,重組三千營的事能否延後?五軍營本就以步兵為主,騎射的本事差了些,若是匆忙改編成騎兵,根本沒有時間訓練,老臣擔心戰鬥力會大打折扣!”

朱祁鎮卻不這麼想,只見他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實戰是最好的訓練,等他們從這場戰鬥中走出來,朕敢保證,新三千營的戰鬥力比原來的三千營只強不弱!”

張輔想了想,又說道:“這個新三千營的主帥……”

朱祁鎮掃視一眼,問道:“哪位卿家可擔此重任?”

這時候,襄城伯李珍站出來,說道:“臣李珍請命!”

在這些功勳之中,李珍是最年輕的,只有三十歲出頭,其祖父李濬是靖難名臣之一,父親李隆多次隨軍北伐蒙古,很受太宗皇帝的器重。

正統十二年,李隆病故,李珍襲爵,而今正值壯年,建功立業心切,現在一聽說有機會,想都沒有想就站了出來。

朱祁鎮觀此人身材魁梧,頗有悍將之風,最重要的是態度積極,心中很是滿意。

“很好!新三千營暫時交給李卿家來負責!”

李珍趕忙回道:“臣定不辱使命!”

“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你二人協助襄城伯去選人,明天一早,朕要看到新三千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