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帶人日夜兼程,沿途幾乎沒有什麼阻礙。

這是因為泰州、揚州的關卡早已打通,朝廷內部有人刻意為這支兵馬放行。

若是真的倭寇,此舉正是典型的孤軍深入,實則兵家大忌。

只要被明軍圍住,三百人就成了甕中之鱉。

石亨帶兵多年,經驗何其豐富,他心裡很清楚,沉浪那個吊毛安排自己打前陣,根本就沒有在乎過自己的死活。

這三百人乃是正規軍出身,戰鬥力極其強悍,這半年來四處征戰,幫助沉浪一躍成為海上巨寇之首,可是,此人生性多疑,對自己並不信任。

或許,打進南京以後,自己連同身後這三百人全數陣亡,他才心安。

孃的,等忙完正事,回頭再找你算賬!

沿途上,倒有不少人察覺到了這一支隊伍,但是絕大多數人,只是一臉懵逼地看著這浩浩蕩蕩的幾百人絕塵而去,等見那隊伍遠去之後,依舊還是一臉懵逼。

經過兩天一夜的急行,在第三天夜晚,至江寧縣,終於出現了意外。

其實,也不能算是意外,因為大明的軍民看到倭寇來襲,定是要奮起反擊的。

相反的,一路暢通無阻才叫真的意外。

不過,這支反擊的力量實在是太弱了些。

應天府分為江寧縣與上元縣,進入江寧,也就意味著進了南京。

在江寧縣,有商賈緊急將情報通報了官府,江寧知縣寧良認為情況可疑,當即率縣衙全部人馬,共計三十二人,埋伏在官道。

“大人,前面有動靜!”

寧良雖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卻對兵法很有研究。

只見他揚起手,冷靜地說道:“先不急,等敵人走近一些。”

看到手下人似乎不大理解,寧良便志得意滿地說道:“兵法之要,在於攻其不備,只要一衝,對方自亂……來了!”

夜空中,一聲銅鑼響起,兩邊射出弓箭!

當然,弓箭都是稀稀拉拉的,按理來說,步弓手應每日操練弓射,一般情況下,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操練兩三年才可養成。

可這是縣衙的差役,能拉開弓就不錯了……

因而,弓箭是射出了,就是非但沒有準頭,更是沒啥穿透力。

好在氣勢還是有的,道旁四處都是喊殺,埋伏於附近的三十多人,一齊殺出。

寧良喊道:“只要我等攻其不備,對方必自亂陣腳,便可趁勢掩殺,便可……便可……”

他的聲音顯得激昂,可說到這裡,卻戛然而止。

因為……當他看到了對方的人數,轉而破口大罵……

是哪個王八犢子跟我說,有小股倭寇來襲,這他孃的是小股?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這些人非但沒有亂,而是在遇襲之後,立即傳出了哨聲。

而後,所有人以哨聲方向開始集結,所有動作有條不紊。

寧良身邊帶的根本不是什麼正規軍,只是縣衙的差役,頓時都慌了神。

有些求生欲滿的,更是直接轉身便跑。

而對面的舉動則更像是朝廷的正規部隊,收縮之後,便立刻展開反擊,將縣衙這三十幾人包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