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朝,皇帝下聖旨需要一套完整的程式。

首先是翰林擬詔,然後交給皇帝審閱,有不合理的地方適當修改,再加以修飾潤色,定稿之後拿去內閣票擬。

所謂的票擬,就是幾位大學士投票,討論是否透過。

這也是內閣區別於宰相之處,宰相是一個人說了算,而內閣卻是集體投票決定。

而且,大明的文人極其講究風骨,除去喜歡宰人的朱元章和朱棣兩朝,這些人彷佛突然就站起來了,似乎不跟皇上找點彆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人。

如果內閣票擬透過,再由司禮監加蓋御印,這道聖旨才算合法,才能昭告天下。

可是,內閣票擬還有一種結果,就是……封還!

封還就是告訴皇上,這道聖旨我們內閣不同意,不能發。

內閣代表百官,內閣不同意,就代表百官不同意。

至於原因,能跟你講上三天三夜,一個人講完了,另一個人還能接著講,講到你崩潰為止。

朱祁鎮發下來的兩道聖旨,第一道,鄭和等下西洋功臣進忠烈祠,內閣票擬透過。

第二道,建立大明航海學院,直接封還。

並非曹鼐等人要和皇上作對,只是群臣的抗議聲太大了,實在沒辦法透過。

此風聲一經傳出,群臣頓時義憤填膺,紛紛跑到奉天殿前跪著。

眼看場面一發不可收拾,朱祁鎮也不慌,命金英傳下口諭,明日早朝召開廷議,專門議論此事。

群臣接到口諭,頓時明白,皇上這是準備和大家剛一波正面。

不過,這些人更多的表現卻是興奮。

要知道,能在朝為官者,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他們平日裡飽讀詩書,最是擅長引經據典,據理力爭,說句難聽的,就算沒理也能辯上三分,更何況現在是你這個當皇上的違反祖制在先。

論口才,這些讀書人還真沒怕過誰,哪怕你是皇帝。

只要你別動刀子,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能噴你個狗血淋頭!

圍攻奉天殿的群臣散去,朱祁鎮這才跟做賊似的,悄悄向欽天監走去。

樊忠緊跟其後,不解地問道:“皇上去欽天監,為何要偷偷摸摸的?”

“噓!”

朱祁鎮衝他比劃了個噤聲的手勢,緊張地說道:“別讓那些清流們看見!”

樊忠很不理解,只好木訥地點了點頭。

到了欽天監,守衛剛要攔住問話,卻見樊忠亮出腰牌,頓時低下頭。

朱祁鎮邁步向公房走去,喊道:“貝琳,貝琳!”

從裡面走出一個人,看到朱祁鎮,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趕忙行禮。

“臣彭清叩見皇上!”

“免禮!”

朱祁鎮擺了擺手,問道:“貝琳呢?”

彭清說道:“回皇上,貝琳在天文臺觀測天象,已經數日沒有回來了。”

“哦!”

朱祁鎮自顧自坐下來,看著桌上雜亂的手稿,問道:“卿家最近在忙什麼?”

彭清是原欽天監監副,曾因王振桉入獄,其實他與王振之間並無利益往來,只是受了無妄的牽連,後因貝琳舉薦,皇上下旨起復,自此之後,他深感君恩,全身心投入到對天文曆法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