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裡諾爾湖西岸,應昌城。

當年,元順帝妥歡帖木爾率領元朝的殘部一路向北逃竄至應昌,並以應昌為中心迎擊明軍,有效的阻止了明朝軍隊的北進,這才保住了北元的名號。

從此以後,應昌便成為北元的都城。

韃靼部自詡大元正統,一直駐紮在應昌。

只不過,當年朱棣親征漠北的時候,採取了敵進我退,敵追我跑的游擊戰術。

說白了就是,只要明軍敢來,我就敢跑。

堂堂大明皇帝,坐擁大好河山,怎能看得上漠北苦寒之地,應昌城也沒啥好搶的,待不了幾天人就撤了。

你走了,我就回來,你要是還來,我還跑!

就這樣,從永樂耗到洪熙,從洪熙耗到宣德,然後又到正統。

只不過,當初朱棣把韃靼揍的太慘了,以至於瓦剌趁勢崛起。

脫脫不花從忽裡勒臺大會回來之後,便開始召集兵馬,準備伐明。

在他的計劃裡,瓦剌去和明軍主力硬碰硬,自己趁機拉上兀良哈,進攻遼東。

如果能突破山海關,京師便是囊中之物。

就算攻不下來,在遼東洗劫一番,這波也賺個盆滿缽滿。

就讓瓦剌和明軍去消耗吧,即便是也先勝了,到時候也是強弩之末,無論結果如何,對自己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兩位首領各懷心思,各自準備。

一名斥候急匆匆下了馬,來到黃金大帳。

“什麼?”

脫脫不花聽到這個訊息,亦是震驚不已。

伯顏是草原上首屈一指的勇士,怎麼會敗的如此徹底?

“你親眼所言?”

斥候回答道:“回大汗,訊息絕對真實,也先太師已經提前召集大軍,準備南下!”

脫脫不花點了點頭,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明軍的戰鬥力。

細細琢磨之下,選擇進攻遼東實乃明智之舉,正面戰場還是交給瓦剌部去應付吧!

《最初進化》

“既如此,我等也要準備了,傳令下去,諸部召集兵馬,一個月後,兵發遼東!”

…………

遼東,大寧城。

朵顏衛都指揮使阿兒乞蠻看著面前的兩份密函,陷入深深的沉思。

一封來自大明京師,是正統皇帝的親筆信。

另一封來自漠北應昌,落款是大元可汗脫脫不花。

這……讓人很難抉擇啊!

曾經,朵顏衛是成吉思汗大將者勒蔑後裔,正宗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