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五年初一,天清氣爽,旭日高升。

朱祁鎮身穿黑緞袞衣,上繡金龍圖桉,頭戴冕帽,攜百官進行祭祀大典。

按照禮部制定的流程,君臣一行依次到天地壇祭天地,社稷壇祭社稷,太廟祭祖宗,最後,也是今年新增加的一項,祭祀忠烈祠。

“大明的將士們,魂歸來兮!”

“自大明開國以來,無數將士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朕建忠烈祠,供奉為大明徵戰而亡的將士,有明一朝,凡為國征戰殞沒者,皆入祠享受歷代子孫供奉!”

“時至今日,殘元勢力不斷南下襲擾我大明邊鎮,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朕決定,御駕親征,伐漠北!”

此言一出,群臣譁然。

除了少數幾位知情者,大部分人都是一臉懵逼。

不是祭祀嗎,怎麼祭著祭著就要親征了?

這麼大的事,事先也沒吱一聲,讓人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朱祁鎮回過身來,在群臣身上掃視一圈,眼神凌厲,不怒自威。

“所有三品以上官員,伯爵以上功勳,隨朕到奉天殿議事!”

奉天殿中,氣氛卻有些凝重。

禮部尚書胡瀛率先說道:“臣請皇上以社稷為重,北伐一事,還望三思!”

跟隨在他身後的,還有一大幫御史和六部的堂官。

上次親征,十數萬精英損失殆盡,皇帝被困土木堡,若非後來的絕地反擊,後果不堪設想。

作為大明勳貴之首,張輔也是一臉懵逼。

按理說,你下決定之前怎麼也要跟我通個氣啊!

突然來這麼一出,現在我是該贊成呢,還是該反對?

這時候,郕王朱祁玉上前說道:“胡尚書此言差矣,當初皇上受困土木堡,皆是因王振胡亂指揮而致,但是如今,南方平叛兵馬已經回師,我大明兵強馬壯,八達嶺擊退瓦剌之後,全軍更是士氣高漲,怎可和當初同日而語?”

泰寧侯陳瀛也站出來,說道:“不錯,現如今國庫充裕,後勤充足,只需制定周密的行軍路線,定要打的瓦剌屁滾尿流!”

緊接著,襄城侯李珍,平鄉伯陳懷,駙馬都尉井源,包括剛剛回師不久的寧陽侯陳懋也站出來贊成。

勳貴們這次準備的相當充足,團結一致。

看到大家如此默契,張輔也下定決心,說道:“老臣願追隨皇上親征漠北!”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文官反對,武勳贊成。

胡瀛掃視一圈,看到于謙還沒有表態,便說道:“於侍郎,你說句話啊!”

不知為何,皇上自從回京之後,對於謙極其的信任。

就連當初受困土木堡的時候,也曾發下詔書,命于謙統領京營,戍衛京師。

現在於謙已經入閣,說話的分量更加不一般。

在眾人的注視中,于謙緩緩上前,躬身行禮。

“臣以為,不能坐視瓦剌勢大,應討伐之!”

嗡!

群臣頓時騷動起來,好啊,連於謙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竟然也背叛組織了!

你是文臣啊,怎麼替那些武將說話?

胡瀛忍不住說道:“于謙,北伐一事關乎大明國運,老夫奉勸一句,你說話可要慎重!”

“胡尚書!”于謙回應道,“下官已經決定,追隨皇上親征!”

胡瀛又看向鄺埜,意思是你的人,你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