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朕不差錢(第1/2頁)
章節報錯
地動山搖之後,李珍心有餘悸地看著貝琳。
太可怕了!
想當初,跟隨皇上深入大漠,在瓦剌後方與敵人周旋,也沒有感覺到有如此強大的壓迫感。
這種力量完全不是人類可以掌控的,若非貝琳強硬地,甚至以武力強迫百姓撤離,怕是整個米脂縣已淪為人間地獄。
“貝公子,你立大功了!”
貝琳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輕鬆,嘆道:“這才剛剛開始!”
地動之災,不僅僅是破壞房屋,真正可怕的,卻是地動之後引發的一系列後果。
想想看,那些原本穩定的大地,突然發生改變,山川位移,地下水改道,河流決堤,這是何其可怕的事。
此時,無定河倒灌,縣城已是一片澤國。
即便是三千營軍士凶神惡煞般地驅趕,仍有些人執迷不悟,堅持留在家裡,此時,不知還有沒有命。
還有一些村莊,由於時間緊迫,還未來得及撤離,怕是也死傷慘重。
貝琳冷著臉,神色冷峻地道:“三千營,隨我前去救災!”
李珍雙手抱拳:“領命!”
…………
京城郊外,西山王恭廠。
朱祁鎮專門安排了于謙去救災,便繼續投身到科技興國的事業當中。
黎叔林主管王恭廠之後,從民間招攬了大量匠人,並專門成立了五個專項研究小組,一組主要負責鋼鐵冶煉工藝的改良,二組負責火銃配件的鍛造和打磨,三組負責顆粒火藥的研發,四組負責佛朗機炮的鑄造,五組負責開花彈的改良。
當朱祁鎮走進二組的作坊,看到巨大的木質架子,幾乎驚掉了下巴。
這TM是車床?
黎叔林看到皇上如此感興趣,便在一旁介紹道:“此為銃床,必須木理正直方可用。若用久歪斜,必須換過。不換,放時振動,銃筒畢竟搖撼,因之不準。又必須漆過,雨水不致滲壞。”
朱祁鎮大為震撼,原來明朝就有手動式車床了!
他蹲下身來仔細檢視一番,工作原理和現代車床幾乎無二,而且銃鑽還借用了水動力,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簡直太強大了!
黎叔林繼續介紹道:“此鑽頭長五寸,頂頭一寸略作尖銳,中間四寸務要勻圓一般,大小一般,其筒洗出才直。”
朱祁鎮點點頭,問道:“效果如何?”
“皇上這邊請!”
兩人走出作坊,來到一處有專人把守的房間,黎叔林拿出三杆新式火銃,說道:“皇上,您看……”
朱祁鎮拿起第一杆槍,模樣和火銃很像,只是銃管長了很多。
黎叔林在一旁介紹道:“這把銃是在原來火銃的基礎上改進的,銃管延長後,有效射程明顯提升,但是,很容易炸膛,因此對精鐵冶煉和鍛造的要求非常高。”
說著話,黎叔林又拿起第二杆銃,說道:“這杆銃……不,應該叫火繩槍,加入了火繩裝置,並且按照您的圖紙,安裝了槍托,射擊的時候用槍托抵住肩膀,射擊瞄準大大提升,缺點是火藥倉和火繩暴露在外,容易受潮,特別是雨雪天氣,火藥會失效,因此……”
黎叔林拿起第三杆銃,從外形上看,基本上已經呈現出現代步槍的雛形。
“用燧石擊發替代火繩引線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只要平時養護得當,即便是雨天或者在潮溼的環境下也可以正常使用。”
朱祁鎮端起槍仔細看了看,即使作為一名現代人,這玩意也只在影視劇裡見過,真傢伙還沒摸過。
當初畫圖紙也只是憑印象畫出來的,至多算是個草圖,沒想到黎叔林這麼給力,短短兩個月就給鼓搗出來了。
“威力如何,要不去測試一下?”
“不可啊,皇上!”
朱祁鎮疑惑地問道:“為何?”
黎叔林卻苦笑著說道:“最大的問題還是鋼材,微臣一直在進行試驗,但是現在的鋼材無論從韌性、強度、耐磨等效能皆不理想。強度高的,容易炸膛。韌性強的,耐磨度又不夠。您手裡這支槍現在只能算是個擺設,若是上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