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治安】(第1/4頁)
章節報錯
軍火向來是暴利的行業。
戰爭時期尤其如此,戰鬥越是激烈和持久,軍火販能獲得的利益就越多。
作為物理老師,馬哨喜歡用一些物理的模型去理解世界。
他經常覺得,軍火商與戰爭之間的關係,就彷彿是熱機與燃燒的關係。
燃燒是一種毀滅的過程。
在燃燒之中,燃料不斷被消耗,而熱機則吸收其釋放的能量,並轉化為自己的動能。
戰爭也是一種毀滅的過程,很多東西被毀滅,甚至是不可逆地毀滅。
但就是在這樣的毀滅過程中,軍火商卻總能吸收到利益。
從兩國正式宣戰到現在,美墨戰爭才進行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但透過售賣勃朗寧手槍,作為中立軍火商的眠熊城,已經累計進賬了差不多四十萬美元,絕大部分是利潤。
四十萬美元。
哪怕是放在美元不再直接掛鉤黃金的二十一世紀,這也是一筆鉅款。
何況這時的美元是名副其實的美金,一美元就是1.6克黃金或者24克白銀。
當然,得金銀幣才算數。
鈔票不能這麼算。
甚至嚴格來說,現在所謂的美元鈔票其實是銀行券,私人銀行發行的。
個別大銀行發行的鈔票還算可靠,其它的就難說了,有的甚至近乎廢紙,沒什麼人願意要。
美國人自己尚且不信任紙幣,對於印第安人來說,紙幣當然更不可靠。
相比之下,金銀則是天然的貨幣。
幾乎在人類文明的任何時期、任何地點,黃金和白銀都是受信任的貨幣。
所以眠熊城一直用金銀幣做買賣,從不收紙幣,因而到手的四十萬美元都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在此之前,部落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三十幾萬美元。
這幾個月的軍火生意,帶來的利潤便相當於額外多了一年的財政收入。
透過克拉克鎮的中介,普通白人能買到的東西,眠熊城也都可以買到,而且是正常價格,不會被宰。
額外的數十萬美元,讓眠熊城可以盡情揮霍,購得大量糧食和工業物資。
還有更重要的,技術人才。
購買糧食是為了支撐人口增長,儘管城裡農業發展很快,但由於驚人的人口增長,為了應對不斷湧入的移民,眠熊城始終需要從外界購買糧食。
哪怕食物充足,眠熊城依然會持續購買糧食,以防萬一。
除了農業,工業也要發展。
所以馬哨還購買了大量的工業物資,並高薪聘請了一些技術人才,以帶動部落向工業社會轉型。
目前來說,眠熊城已經有不少工業。
這些工業的層次不高,基本都是小作坊手工業,而且許多材料比如鋼材要依賴進口,但覆蓋還算比較全面。
以後世的眼光看,這也就是個鄉鎮的水平。
但考慮到西部地區的襯托,眠熊城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工業城市、製造業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