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這套“天堂迴歸理論”,下雨天反覆回味,心中久久不能平息。

毫無疑問,這個設定為靈諭教彌補了一個嚴重的缺陷——終極關懷。

在靈諭教的體系中,世界觀、價值觀什麼的都非常完善,唯獨缺少終極關懷,或者說關於死亡的關懷。

這讓靈諭教看起來並不像是一個宗教,至少不像是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那種宗教。

一個人要死了,基督教的神父說天堂,佛教的僧人說西天淨土……靈諭教的薩滿卻只能說人死了就沒了,這像話嗎?

現在,靈諭教也有了終極關懷理論,而且還是一個可以聯絡現實和科學的理論。

下雨天不禁感嘆:“這樣的願景是如此迷人,如果還能有數學證明,我想會有很多人願意皈依我們。甚至於,靈諭教說不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

馬哨說:“我更希望沒有之一,這應該是靈諭教的長遠目標。宗教就是要排他,沒有排他性的宗教註定失敗,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好好走下去。”

他已經想通了。

宗教勝利,何嘗不是一種勝利?

而且,這種勝利也許更容易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一個彈丸小國很難統治物質世界,但精神世界卻有可能。

比如梵蒂岡,雖然沒有幾個師,甚至連排都沒幾個,照樣如天朝上國一般,統治著億萬信徒的精神世界……某種程度上,梵蒂岡這樣也算是一種入關了。

如果靈諭教能實現宗教入關,在全人類的精神世界裡締造一個光輝神國,幾十萬印第安人或者至少幾萬阿帕奇人,也不必擔心有毀滅之厄。

當然,以靈諭教嚴密而犀利的核心,真發展到宗教勝利的程度,產生的影響絕不會僅此而已。

下雨天為這樣的目標感到振奮:“沒錯,我們應該把靈諭傳播至整個世界。與那些古老的宗教相比,這是一個更豐富也更自洽的體系,它的理論堪稱完美。”

馬哨點頭:“我們還需要一些工程技術。”

“工程技術?”

“傳教工程學。”馬哨一詞一頓地說,“我們要把傳教當做一門工程學來發展,研究和利用資訊傳播的規律、人類心理的規律。”

說白了,這其實就是把心理學、傳播學、教育學等知識應用在傳教上。

不過此時還沒有前兩門學科,所以“傳教工程學”可以說是開宗立派,未來至少可以分化出這兩個重要的新學科。

馬哨作為業務水平一流的高中老師,心理學和傳播學多少有所瞭解,對於教育學則更是正兒八經的專業人士,完全可以指導薩滿們摸索。

至少,心理學本來就會在十九世紀誕生,在他的指導下,傳教工程學必然可以取代早期的心理學。

以後什麼心理學之父、傳播學先驅,統統都得是靈諭教的薩滿。

把傳教發展成一門堂而皇之的工程學,這樣的操作大概也就只有靈諭教敢做了。

畢竟除了《靈諭》之外,並沒有第二本宗教聖典可以如此高度的相容科學。

甚至不應該叫高度相容,而應該叫超前相容。馬哨在這門宗教裡埋藏了他所知道的一切前沿科學知識,並構建了一套相當完善的體系。

在他可以預見的歷史中,科學和靈諭教的關係都將如同最契合的情侶,嚴絲合縫,並且一日比一日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