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同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軍事訓練結束,夜晚的時候,士兵們還有文化課要上,為士兵們講課的主要是戰爭薩滿。
每個佰都有兩名戰爭薩滿,他們既是老師,也是軍醫,也是靈諭教的傳教士。
《靈諭》是他們隨時都要攜帶的東西,一本不到十萬字的薄書,可以很方便地揣在懷裡,然後隨時翻看、宣講,這是他們的教材,也是他們的精神食糧。
事實上,很多人都對這本書欲罷不能,不止是薩滿,任何能夠流暢閱讀它的人都是如此。
不僅是因為它闡述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它講述的一系列故事。
馬哨在靈諭教的世界觀之中引入了一種類似“平行世界”的概念,並以此為基礎,嫁接了很多來自後世的經典故事。
比如《讓子彈飛》的剖腹證粉,比如《流浪地球》小說……當然,他肯定不是直接搬,而是改編了一番再寫入經書,否則難免過於違和。
除了故事,書裡還有一些涵義豐富的笑話,比如《是,大臣》、《蘇聯笑話》。
有了這些內容,即使是對宗教或者科學毫無興趣的人,也會抱著《靈諭》讀得津津有味。
而對於那些求知慾旺盛的人來說,《靈諭》的內涵就更豐富了。
基礎的科學知識不說。
最喪心病狂的是,書裡還有一個章節叫做《聖問篇》,內容是馬哨提出的一些無人能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數學問題,比如: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孿生素數猜想、四色猜想……
沒錯,馬哨就是在抄襲希爾伯特的二十三問!
當然他也沒有全抄,有些超前的猜想現在就提出來也不合適。
哥德巴赫猜想這種已經出現的猜想他也寫了進去,只是前面加了一句“我聽說”。
除了數學之外,物化生政史地的問題也都有,全都是相似級別的曠世難題,很多到了二十一世紀都無人能解決。
如此,馬哨足足提出了三十六個問題,並聲稱任何人只要解決一個,他便願意以老師相稱——真心的。
目前《靈諭》已經有了英文版,在克拉克鎮逐漸傳播,但還沒有足夠牛逼的人物可以完全讀懂《聖問篇》。
別說一個小鎮了,放眼整個世界,能完全讀懂這三十六個曠世難題題意的人也是極少數。
至於解決,那就更不可能了。
馬哨完全可以想象,一個頂級科學家讀到《聖問篇》時的感受。
戰爭薩滿們手持《靈諭》,在軍隊中散播著思想。
其他薩滿也在做著相似的工作,比如克拉克鎮衛生室和公立小學的兩個薩滿。
再比如那九百多名俘虜,也在接受勞動改造之餘,接受薩滿們的諄諄教誨。
俘虜的改造營。
九百多名俘虜圍在幾堆篝火周圍,聽薩滿為他們講述《靈諭》,許多人都聽得出神。
時間已經不早。
“今晚的必修課到此為止。”薩滿們說道,“接下來是選修課,不想學的可以休息去了。”
大部分俘虜都陸續散去,回到各自的房間休息去了。他們並不是都不想聽課,而是時間不允許。
如果他們選擇聽選修課,睡眠時間勢必不足,而白天還要工作要做,為了防止受到懲罰,他們只能早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