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克拉克鎮。

不止是眠熊城,這座小鎮也是部落的領地,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馬哨都會親自來到這裡,參與小鎮的發展。

克拉克服裝廠的發展勢頭依舊很猛,牛仔褲作為後世最流行的服裝之一,以服裝廠現在的銷售量,距離觸碰發展瓶頸還很遙遠。

可以預期的是,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克拉克服裝廠都將保持良好的增長,並且將成為中西部最大的服裝廠。

在服裝廠的帶動下,克拉克鎮日漸繁榮,不斷有移民湧入,稅收也持續增長。

儘管如此,鎮公所的財政狀況卻是捉襟見肘。

畢竟小鎮的財政是由部落支配,除了維持鎮公所以及駐軍的日常運轉之外,餘下的稅款基本都會被撥到眠熊城,不會有盈餘。

直到最近,馬哨才決定拿出一些錢,為克拉克鎮修建公共設施。

所謂公共設施,其實也就是衛生室和公立小學。

馬哨之所以決定為小鎮修建衛生室和公立小學,主要是因為眠熊城終於培養出了一批“現代化薩滿”。

所謂現代化薩滿,指的是信奉靈諭教並且擁有一定科學知識的薩滿祭司,區別於跳大神的舊薩滿。

新薩滿不再跳大神,也不能不勞而獲,而是要從事各種實際工作,主要是腦力工作,諸如醫生、教師之類。

有了這樣一批薩滿,馬哨才能在克拉克鎮組建衛生室和小學……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披著衛生室和小學皮囊的靈諭教教堂。

被派到克拉克鎮的薩滿,不僅要現代化,還要精通英語,能夠與鎮民交流。

這個條件還是很嚴格的,事實上,馬哨只能在眠熊城內找到兩個半這樣的人。

其中一個自然是下雨天,馬哨肯定不會把下雨天派到鎮上。

所以他將剩下的一個半派到了鎮上,之所以稱為“一個半”,是因為其中一個人雖然也算是現代化薩滿,但卻並不精通英語,日常對話尚可,講課便無能為力了。

“烏舌,你來擔任克拉克公立小學的校長和老師,同時也是‘醫教局’的局長。”馬哨吩咐道,烏舌正是精通英語的那個薩滿。

烏舌是個二十幾歲的長髮青年,不知為何,他的頭髮總像是加了特效一般柔光閃亮,他聞言說道:“學校只有我一個老師嗎?”

“暫時是這樣。”馬哨說,“等樹枝的英語水平足夠為白人講課了,可以為你分擔一部分教學工作。以後眠熊城有了更多懂英語的薩滿,我也會讓他們過來幫助你。”

“記住你的主要任務——把白人學生改造成文明人。”他又強調道。

“是。”烏舌是一個覺悟很高的薩滿,如果不是他不精騎射,他也可以去做戰爭薩滿。

但他心中也有疑惑:“不過,大酋長,我該怎麼讓鎮上的白人把孩子送過來呢?我想他們應該不會願意讓一個印第安人做他們孩子的老師。”

“你說得沒錯。”馬哨點頭,“富人確實不會,他們可以找到更好的老師,而且他們也沒有孩子——他們的孩子已經在眠熊城了。”

子女被馬哨帶到眠熊的那二十戶白人,如今正是克拉克鎮最有財富和權勢的人。

他們本來就是富戶,子女成為眠熊的人質之後,馬哨更是刻意扶植他們,讓他們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大買辦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