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馬哨的規劃,眠熊城有條不紊地發展,推廣文字,開墾農田,建造房屋,訓練士兵……當然還有傳播靈諭教。

除此之外,他最近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工作——經濟。

隨著貨幣、阿拉伯數字、基礎算術的普及,部落裡逐漸出現了一些商業活動,人們開始習慣於用貨幣進行各種結算。

甚至已經有人懂得利用資訊不對稱,低買高賣,透過倒騰數量極為有限的商品來賺取些許利潤。

馬哨倒是沒有管他們,因為目前為止幹這種事的都是酒鬼,他們賺到的錢很快就會在飲酒屋花掉,進了酒藥局的口袋,相當於主動繳納了“飲酒稅”。

果然,不論古今中外,菸民酒民都充滿了奉獻精神。

人們的財富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或者說從朦朧走向具體。

馬哨先是創造了一個阿帕奇詞語“經濟”,然後成立了一個新部門,叫做“經濟部”,專門用來管理有關經濟的一切事務。

當然這個部門差不多是個空殼,因為部落裡沒有什麼經濟人才,也沒有什麼複雜的經濟問題。

目前而言,真正需要馬哨花費心思的經濟問題大概只有一個,就是完善公有制。

作為石器社會的印第安氏族,經濟制度本來就有很大的公有制成分,馬哨成為酋長之後,更是強化了這一點,掌握了幾乎所有的生產和分配環節。

不過以前的分配,都是直接分配物資,比如牛肉、牛皮什麼的。

現在貨幣普及,自然不能再完全用這種原始的方式進行分配了,否則不僅效率低,而且也不利於集權。

透過使用貨幣,馬哨將可以像資本家那樣,便利地集中剩餘價值,這自然也是一種權力的集中。

比如組織一次狩獵,他可以選擇先支付給族人兩千美元的報酬,然後再以三千美元的價格將收穫的牛肉賣給族人,這樣他就掌握了一千美元。

有了這一千美元,他可以用來向白人購買鐵器、火槍,乃至白人世界的各種產品。

還可以用來以經濟手段對族人發號施令,比如收購族人手裡的烈酒,比如用獎金鼓勵科曼奇人學習阿帕奇語。

當然,如果馬哨這麼搞,最後的結果只可能是經濟危機,一部分牛肉賣不出去,就像大蕭條時期被倒掉的牛奶一樣。

所以,他設定的牛肉價格基本等於族人的報酬,甚至略低於,順便向族人輸送貨幣,避免通貨緊縮。

不過以上並沒有把野牛皮算進去。

大部分野牛皮必然要出口到白人世界,這也差不多是印第安人唯一能出口的產品。

這些用來出口的牛皮,才是馬哨真正從部落收集的剩餘價值。

以部落現在的規模,每個月捕獵所得的牛皮,可以為部落換來數千美元的財政收入。

再加上克拉克鎮的收入,還有“飲酒稅”什麼的……部落每個月的財政收入已經接近兩萬美元。

具體而言,七月份的財政收入是19260.81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數字。

這天上午。

馬哨正在為白人兒童講課,除了數理進修班之外,這就是他現在最主要的教學工作。

目前為止,部落裡只有寥寥幾人能比較熟練地使用英語,而考慮到教育白人的特殊性,馬哨一直都是親自上陣。

效果也相當不錯,至今為止,從克拉克鎮來的這些白人小孩,大都已經可以使用阿帕奇語進行簡單對話,而且他們對阿帕奇部落早就沒了牴觸情緒。

他們甚至很喜歡馬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