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世俗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僅要講段子,還要演奏音樂,甚至差點還要演小品。
只是後來馬哨仔細一想,演小品似乎有點過於不嚴肅了,喜劇光環對酋長來說恐怕不是什麼好事。人們一提到酋長就想笑,豈不是威嚴掃地。
所以他最終只是寫小品劇本,而沒有親自出演。至於這些劇本,當然主要是改編自他前世所見的各種喜劇、小品、段子了。
以馬哨的標準來看,印第安人的笑點普遍偏低,所以這些喜劇橋段產生的效果非常拔群,幾乎可以說是摧枯拉朽地擊穿了所有人的笑點。
晚會一到語言類節目,全場笑聲就停不下來,氣氛比暖烘烘的篝火還要熱烈,
出人意料的是,由於他的這一套操作,族內的各種聚會迅速走向世俗化,宗教屬性削弱,進而帶動了整個氏族的世俗化,而且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不滿。
所有人都熱愛美妙的音樂,以及令人開懷大笑的喜劇,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剛開始還有個薩滿找到馬哨,希望晚會上能多一些宗教活動,但馬哨直接來一句:那樣小品和音樂就沒時間了。
薩滿自己都喜歡看小品、聽音樂,於是便妥協了。
最終馬哨規定,宗教環節只能在各種聚會剛開始的時候短暫地進行一會。
而這短暫的宗教環節也沒有為宗教起到什麼正面作用,因為由於後面各種精彩節目的存在,大部分人在參與宗教活動時都會心不在焉甚至感到厭煩。
這種高效無害的去宗教化效果,馬哨自己其實也沒有料到。
他最初只是想為族人們帶來更豐富的娛樂活動,僅此而已。
但他當然樂見如此,也算是個意外之喜。
晚會就應該是這樣——只有純粹的快樂,而不是夾雜著別的什麼東西。
又是一場愉快的晚會,壓軸出場的是阿帕奇樂隊,主要成員是三人,負責吹口哨和編曲子的馬哨,負責敲鼓的長棍,還有一位負責吹笛子的老兄,名字就叫“吹笛子”。
與後世的樂隊相比,這個樂隊簡直不要太簡陋。
但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已經相當豪華了,在印第安人的音樂史上更是開天闢地一般。
配合馬哨傳授的各種未來音樂,不僅能震撼印第安人,甚至也能震撼白人,至少托馬斯等幾個陪孩子參加晚會的白人家長確實如此。
他們聽不懂語言類節目,但音樂之美卻是無國界的。
晚會結束之後,眠熊氏族的人們在歡笑聲中陸續離開,回去休息了。
幾個白人家長坐在一起,表情複雜。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是想喝一杯。
不過他們感覺這裡好像沒有酒,至少他們在晚會上沒看到什麼人喝酒,太奇怪了,不是說很多印第安人都酗酒嗎。
“托馬斯……你怎麼看?”一位身材瘦高的白人男子猶豫地看向托馬斯。
“什麼怎麼看?”托馬斯輕輕說道,有些心不在焉,兒子已經在他懷裡睡著。
“我是說這場晚會。”
“還不錯。”托馬斯隨口道。
瘦高男子卻湊近了些:“我覺得剛剛的氣氛簡直太棒了,你不覺得嗎?我從沒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千個人聚在一起笑一個小時!”
托馬斯點頭:“的確。”
另一個白人家長加入了討論:“我真想知道那幾場喜劇在演什麼,從這些印第安人的反應來看,那似乎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