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9章 褐紋病病菌(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誠確實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褐紋病竟然這麼難處理。
他之前想得太美好,認為只要摘除了病葉,再對田地消毒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沒想到泥裡和蓮藕泥下部分都已經感染了褐紋病病菌!
“看來西亭縣這次的蓮藕褐紋病太嚴重了!”
蓮藕褐紋病孢子病菌對人體無害,也不影響蓮藕的口感,所以他們這批蓮藕可以正常銷售,但來年怎麼辦?
蓮藕是多年生植物,挖藕是留在泥裡的部分第二年就能直接發育出新的植株。可現在蓮藕體內已經感染了病菌,必然會傳染給來年的植株。
換種是肯定要換種的。但採藕是人工用手一節一節地往外掏的,誰也不能保證把泥裡的蓮藕挖乾淨。
看來要從蓮藕的基因出發,徹底解決它容易感染上褐紋病的問題。
這只是其一,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保住今年蓮藕的產量。
這才是今天陳誠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只是施灑農藥根本不能解決問題,更別說保住產量了。
陳誠想了想,決定先解決今年減產的問題,再開展蓮藕基因改造的研究。
按西亭縣這個蓮藕品種的特性,在兩個月後進入蓮藕採藕期。也就是他必須要在兩個月內,讓泥裡的藕繼續發育。
藕是一個儲存營養物質的地方,要繼續發育就得源源不斷地向它輸入營養物質,而植物的營養物質生成器官就是葉片。
問題又回到了葉片上。
目前蓮藕的荷葉幾乎全部死亡,要繼續產生營養物質幾無可能,解決的技術方法還是要讓它們再次萌發出新葉。
可病菌還在,即便萌發出了新葉,很快也得被褐紋病禍害得失去功能。
兜兜轉轉,都繞不開褐紋病病菌的治理上。
葉片摘裡水裡會有,水裡消殺了泥土裡也有,即便能把泥土給消殺一遍,蓮藕體內還有。
要徹底消滅它,難。要想保住產量還要消滅它,根本不可能!
“有沒有能抑制住它的辦法呢?”
陳誠靈機一動,轉換了一個思路。
“搜尋褐紋病真菌孢子的生長習性!”陳誠道。
【褐紋病真菌:褐紋病又稱褐斑病,主要是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
【褐紋病病原為尾孢菌,分生孢子梗澹褐色,束生。分生孢子無色,鞭形,具37個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長發育最適溫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發育,致死溫度為45℃,10分鐘可致其失活】
【病原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枯葉或土壤裡越冬,藉助風雨傳播夏初開始發生,秋季、危害嚴重,高溫高溼、光照不足、通風不良、連作等均有利於病害發生】
看完關於褐紋病病菌的介紹,陳誠理解了為什麼蓮藕容易患上褐紋病了。
病菌在風雨中傳播,生長在地上的植物被風吹過而感染病菌的機率較小,而長期泡在水裡的蓮藕感染機率大大增加,這也是為什麼蓮藕的浮葉最先感染病菌的原因。
夏季是蓮藕發育最旺盛的階段,荷葉交錯,陰熱潮溼,每個條件都有利於褐紋病病菌的快速繁殖。
同時,介紹也給陳誠指明瞭方向。
那就是環境溫度。
在低於5℃時,褐紋病病菌會進入休眠狀態,而不在具有繁殖性和傳染性。
突破口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