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0章 宣佈海水稻改良技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曾老帶著幾名研究員站到臺側,記者們馬上開始對著攝像機開始了開場白。
“各位觀眾朋友們,我是總檯記者王彬。此時我正在曾老新一代海水稻技術釋出會的現場。釋出會馬上就要開始,相信電視機前的你此時心情也跟我一樣,十分激動吧。
眾所周知,曾老作為雜交水稻技術的開創者,他雜交水稻,不僅造福了華夏人民,在全球農業技術界也負有盛名。相信曾老今天要釋出的海水稻技術將會再一次震驚世人。
觀眾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見證曾老又一個劃時代意義的雜交水稻新品種!”
說完,記者讓開鏡頭,把機位留給已經站到臺上的曾老。他身後有幾位助理搬上來幾捆紮成捆狀的海水稻植株,擺在曾老身邊。
曾老面帶微笑地站著,準備開始講話。此時整個釋出會的會場雅雀無聲,只有不斷響起的快門聲“咔咔”作響。
“各位記者朋友,全國的農民朋友們,還有全世界的朋友們,我是曾應華。今天,我要公佈一項我們團隊的全新雜交水稻產品——海水稻一號。
海水稻一號是我們團隊經過五年技術攻關開發的,具有耐鹽鹼性的雜交水稻。它的耐鹼性達到9.0,可在我國部分鹽鹼地地區種植,實現對荒廢鹽鹼地的有效利用。”
“嘩啦啦”臺下響起了記者們熱烈的鼓掌。
記者們清楚,讓不適宜農作物生長,只能被荒廢的鹽鹼地得到重新利用,並能長出水稻來,這項技術絕對又是造福農民的一大創舉。
華夏不同於國外,國外人少地多,一塊地不行了,大不了換一塊地耕種。
可華夏不行,華夏地少人多,土地歷來都是農民最終要的生產資料,他們都把土地看得比命還重。要真的是有一塊地不能耕種了,那可就意味著幾輩子人都得缺衣少食。
所以在華夏,只要是能種一株糧食的地方,絕對不能讓它長出一顆雜草。
這種地方包括但不限於:陽臺、花盆、路邊...和能想象到的任何地方。
華夏人對土地的珍惜,是沒有一個外國人能深刻理解的。
所以解決在鹽鹼地裡栽種水稻這項技術,可能在外國人看來很無感,但在華夏人,尤其是華夏農民看來,絕對會對曾老再一次感恩戴德。
就在記者們熱烈鼓掌的時候,曾老話鋒一轉,道:“可是,我們團隊研究出來的第一代海水稻,預測產量每畝只有600斤,而且口感很差,不適宜人類食用。”
後面有記者悄悄議論:“600斤?這和普通水稻比起來產量算是很低了。”
“口感不好的話,恐怕更沒有什麼價值了。”
總檯的記者反應最快,看見曾老臉上有淡淡的失落,連忙舉手提問。
“這種稻穀是不是可以用來喂牲口,畢竟水稻營養價值肯定比麥麩、玉米要高得多?”
記者想要替曾老打圓場,畢竟這可是全球直播的新聞釋出會。
曾老搖了搖頭,道:“第一代海水稻帶有苦澀、粗礪的口感,比麥麩和玉米還要差一些,恐怕連牲口都不一定喜歡。”
他這話一說出口,記者們都被震驚了。
連牲口都不想吃的稻穀,那這項技術還有什麼用?
為什麼曾老要用新聞釋出會的方式讓全球都知道他這個失敗的技術?
有些記者都想要關掉攝像機了。
“曾老糊塗啊!完全可以等技術成熟了再發布啊!”有記者感慨。
“是啊,這可是全球直播,這不是讓外國人笑話嗎?”
“笑話什麼?外國人估計都沒想過鹽鹼地還能種水稻呢,他們有什麼資格笑話?”
“也是。不過曾老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急著公佈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