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才坐下吃了幾口飯,就覺得腦瓜子嗡嗡的。

這是系統的BUG,每次大批次聲望值瞬間到來的時候,就會有輕微的‘腦震盪’。

這次震動得比上次厲害多了。於是他端著飯回到實驗室裡間。

他邊嚼飯邊調出系統,然後整個人都懵了。

一串數字現實在半透明螢幕上,而且還在不停的增長。

1萬...10萬...20萬...50萬!

還沒停!數字還在不停翻滾。

70萬!

90!

100萬!

陳誠用手捂住心臟,因為他感覺它跳得太厲害,有可能會突然蹦出來。

一個多小時候,聲望值最終停在了128萬5千。

這....是從哪兒來的?

難道是因為超級脲酶微生物被廣泛報道,一下子就有上百萬人對我崇敬,然後貢獻了聲望值?

聯想到剛才的那些“震驚系列”新聞,陳誠覺得應該就是這樣了。

這個數量,也就是說全省接近十分之一的人,都對他的所作所為是讚賞的。

除去老人和小孩,這個比例已經不低了。總不能奢望被每個人認同,那是不現實的。

看著這麼長的一串數字,陳誠覺得有點上頭。

這得能做多少次實驗啊!

他恍惚覺得自己中了特等獎彩票一樣,手裡握著無盡的財富。

是實現農業強國的財富。

又把聲望值重新數了幾遍,確認它們不是假的,並且不會突然消失後,陳誠才心滿意足地退出了系統。

桌邊的飯菜早都涼了,但他哪裡還有心情吃飯,簡直都想迫不及待開始實驗了。

王凱看見臉上洋溢著微笑的陳誠從裡間走出來,疑惑地問:“老陳,這麼開心,你在裡面幹啥了?”

陳誠挑眉道:“幹了一件讓我無比愉悅的事情。”

王凱走過來,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陳,你需要找個女朋友了。”

“滾。”

“好噠。”

兩人正在閒聊,丁濤從顯微鏡前抬起頭來,驚訝地看著陳誠。

“怎麼了?”陳誠連忙問。

不會是在大豆苗的根莖切片上發現什麼異常了吧?

“老陳,你快來看,這事兒很神奇!”

聽丁濤說得這麼神秘,陳誠連忙把腦袋湊到顯微鏡前。

在顯微鏡下,大豆幼苗的根莖外觀被看得清清楚楚,包括像鱗片一樣的表皮和偶爾一個圓圓的氣孔。

沒到一分鐘,陳誠就發現了丁濤沒說出來的“異常”——在另外的一個切片上,他發現了大豆苗根莖上的一些隆起的小包。

“這是什麼?”陳誠皺了皺眉。

“我認為是根瘤,但不是很確定。因為按理說這麼小的大豆幼苗,應該還不能與根瘤菌形成共生。”丁濤道。

陳誠抬起頭,想了想,道:“換電子顯微鏡再看看!”

丁濤馬上行動,將切片載玻片移動到電子顯微鏡下。

一般來說,觀察植物組織,光學顯微鏡就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