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秸稈這東西在農村到處都是,農民還苦於不好處理。

如果需要,可在短時間內足量收購到手。

至於特殊的培養液嘛,這正是他可以用來確保技術不被剽竊的手段。

如果微生物可以自由繁殖,那誰都可以買一批迴去,然後自己繁殖很多出來,那還怎麼控制技術流失?

現在他只需要控制培養液的配方,因為超級脲酶微生物離開這個特殊的培養液它就不能再繁殖了。

各項要素和條件都具備,陳誠準備放手開幹。

“開始培育超級脲酶微生物!”

隨著陳誠一聲令下,超級實驗室立即開動起來。

首先是超級計算機開始運算。它透過把不同能夠產生脲酶的微生物的DNA基因鏈提取出來,然後再拆分組合,不斷強化它的脲酶分泌能力和縮短繁殖速度。

經過幾輪的基因組合,最終的超級脲酶微生物基因被組裝出來。

3D虛擬的基因被裝進了生命模擬器裡。

這是超級農業技術實驗室裡第一次啟用的裝置,在第一次看見超級實驗室的時候陳誠就關注過它。

它像是一個立體的休眠倉,透過玻璃罩能看見中間一個托盤,四周伸出了很多微型的毛細管,看著像是輸送營養物質所用。

如果說之前陳誠一直使用的培養艙是一個植物型的生命構造儀器,那這個生物模擬器就是一個動物型的生命構造儀器。

3D虛擬DNA被投射進生物模擬器裡,裡面亮起了橘紅色的柔光。

陳誠看見DNA呈現在托盤中,與超級計算機連線的生物模擬器的操作面板上顯示出DNA的資料和脲酶微生物培養成型的三維影象。

模擬器裡的托盤上出現一滴營養液,陳誠選擇電子顯微鏡模式,可以肉眼看到一串DNA在裡面遊蕩,然後形成細胞核、細胞質,最終出現一層細胞膜....

不到十分鐘,一個完整的超級脲酶微生物細胞形成了。

它彎彎的,看起來像一瓣橘子,在電子顯微鏡下,悠閒地在培養液中‘游泳’,不到一分鐘,它扭了扭腦袋,忽然分裂成了兩個圓團。

又不到一分鐘,兩個彎彎的超級脲酶微生物成熟體又開始扭動腦袋。

這是又要分裂的節奏了啊!

陳誠驚奇地觀察著整個過程,絲毫不敢分心,就感覺是自己的細胞在分裂繁殖一樣。

過了幾分鐘,看見培養液裡已經擠滿了扭著腦袋的超級脲酶微生物,陳誠在生命模擬器的操作面板上輸入了1升的目標產量,才依依不捨地退出了超級實驗室系統。

“老陳,出來吃玉米了!鮮得很喲!”王凱在外面喊。

陳誠剛走出裡間,就聞到了一股煮玉米的清香味。

那是小時候媽媽用筷子串起來,遞到他嘴邊的快樂回憶。

丁濤不愧是他們寢室最懂做飯的,新鮮的玉米不用剝去外殼,一起放在水裡煮,煮出來以後清香味更濃郁,也把裡面玉米的香甜味兒最大的保留了下來。

王凱遞給陳誠一苞煮玉米,陳誠像是享受一道絕味美食一樣,慢慢一層一層褪去它的外殼,腦中同時響起了《舌尖上的華夏》的BGM。

剝開玉米,陳誠發現這玉米棒果然很大,顆顆粒粒圓鼓鼓的,而且顏色比一般玉米顏色稍微深了一些。

一口咬下去,帶著溫熱的汁液在唇齒之間炸裂開來,瞬間充滿了整個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