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玉皇穹頂(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天以後。
中秋剛過。
清晨,天穹露白,小區內桂花的香氣隨著清涼的晨風,吹拂過頂層天台。
周寧很早就起來了,搬了一張書桌上來,周圍花草環繞。
他特意用了毛筆,因為這樣感覺很合他心境,開始書寫這段日子來思索體悟的東西。
【春夏秋冬篇】;
【陰陽篇】;
【風雨雷電篇】;
【生死晦明篇】
【山川海陸篇】;
【天地外篇】;
【人之內篇】;
......
內天地,無比玄妙,雖然周寧已真正開闢這境界,可他也很難用語言文字完美的描述出其中的一切奧妙。
基礎,圓滿,意境,天人合一......其實,到意境這一步,尋常文字便無法徹底闡述清楚了,才用‘意境’二字命名。
意境,意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當然,如果達到更高境界,高屋建瓴之下,也可以用簡潔語言比喻等等,向後人傳遞其中奧妙。
而周寧要做的,就是以內天地的境界,將內天地感悟,拆分出很多條不同方向的道路,用文字來闡述他的體悟。
每一條道路,都直指‘天人合一’層次。
這點連洪都做不到。
洪是在行星級踏入領域的,也就是用了‘原能外放,掌控天地’的路子。
如果要參考洪踏入領域的感悟,那後人必須要先達到行星級,先要能夠原能外放。
而周寧是在戰神級掌控領域的,理論上,只要是武者,體內擁有基因原能,就能夠參考他的感悟,甚至也能修成‘內天地’領域。
論基礎紮實,周寧甚至遠在洪之上。
刷刷刷......
以周寧的手速,寫毛筆字速度也驚人的快,他胸中早有腹稿,很快一連寫下十三篇道路體悟,每一篇都能達到地球文明修煉底蘊的至高境界‘天人合一’。
最後,他寫下總綱感悟,如果有人能參悟多條‘天人合一’的道路,也許能夠參考總綱窺探‘內天地’境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周寧用了一句道德經原句做開篇,其實古人參悟天地也非全然正確,也有錯漏之處,道德經也並非完美。
不過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人眼中也有不同理解,他只不過用以開篇引鑑先賢。
“天生萬物,萬物歸於天,萬物也為天。”
“我曾踏遍全球,觀察宇宙自然變化,外界天地變化也對映與人體。”
“人體之外無窮天地,人體內部也自成天地......”
......
一千一百餘字闡述後,周寧拿起這幾頁紙,重新看過一遍,滿意的點點頭,忽然又悵然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