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一步先(第1/2頁)
章節報錯
水車在當天連夜辦理了出院,第二天同那位名叫‘杜娟花’的護士舉行了婚禮,第三天帶領了200名精銳託納提烏士兵慌不擇路地南下了。
斑鳩原本還想勸他再和杜娟花多呆幾天,被水車給拒絕了。
“我比過了,她的大腿比我的胳膊粗!”
斑鳩重新拿出那一張空白的信紙出來,給南方的洛岑寫信。
也沒有再多寫什麼,大筆一揮,潦草而迫不及待的樣子。
“我想查理,等著!”
……
本特堡位於阿肯色河與聖達菲的交界處,是連通密蘇里州和新墨西哥的交通要道,西部印第安人和東部白人的交易,至少有30%會經過這裡中轉。
但是本特堡卻並不是屬於美利堅聯邦的資產,而是由一家本特貿易公司建立的,由威廉堡、查爾斯堡和徹蘭堡三座城堡共同構成一個帶著濃重軍事色彩的貿易中轉樞紐。
本特貿易公司手眼通天,一魚兩吃,除了自己在這裡收過路費之外,還將它轉租給了美國軍方。
到了1845年的時候,由於東部和西部的貿易持續擴大,本特貿易公司已經開始在本特堡的南邊修建一座新的城堡,並且將其命名為‘新本特堡’,只不過現在由於資金問題,暫時成了爛尾工程。
新本特堡規模更大,能容納更多人,而且更靠近阿肯色河,極大地節省了貿易商的運輸成本。
更重要的是,本特貿易公司還透過軍方的關係拿到了一筆貸款,相當於新本特堡是由軍方出錢為本特貿易公司修築的。
斯蒂芬卡尼的遠征軍便駐紮在舊本特堡,與新本特堡隔河相望——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橋連線著彼此,據說這座橋還是從前的印第安人修的。
小安德烈和斯蒂芬卡尼的第七次會談選擇在這座晃晃悠悠的橋上。
斯蒂芬卡尼在北端,小安德烈在南端。
新本特堡由於還沒有建成,暫時作為印第安人聯盟談判團的臨時駐地。不過這裡已經很熱鬧了,有很多行商都選擇了在新堡來交易,以躲避舊堡越來越高昂的交易稅。
會談原定在上午10點鐘開始,不過在會談開始前出現了一點小風波。
小安德烈原本一隻腳都踏上了小橋,但是在看到橋中間的談判桌之後,掉頭便走了。
過了一會兒,才有人來與斯蒂芬卡尼的談判人員交涉,說那張桌子沒有擺在橋的正中心,更靠近了北方一些。
雙方為這個問題拉扯了半天,斯蒂芬卡尼方面也是堅持不讓步。
到了下午1點,印第安人將那張桌子鋸成了兩半,將其中一半往南邊移動了20厘米,完美地解決了問題。
雙方的談判副使終於能夠坐在桌前,交換彼此的意見。
但是在簽訂協議的時候又出了問題,美國人不承認用印第安人語言書寫的協議,印第安人也不承認用英語書寫的協議,雙方再次展開了拉扯。
到了下午3點,終於達成了一份用英語和印第安語兩種語言書寫的協議。
根據這份協議,美國軍隊將和印第安軍隊實現至少6個月的停火,並且印第安人的軍隊將從密蘇里河以東全部撤往西岸;印第安人將歸還丹佛,並且每年向美利堅聯邦以每盎司20美元的價格出售至少30噸黃金;
作為補償,美利堅聯邦將為印第安人劃定一個有待界定的‘新保留地’;美利堅承諾支援印第安人的發展,併為印第安人聯盟提供一筆20萬美元的低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