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美利堅自衛反擊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美利堅的歷任總統,在競選的時候一貫都會提出一個頗具吸引力的競選口號。
無論是赫伯特胡佛的“讓每一隻鍋裡都有雞”,還是老布什的‘建立一個友善和優雅的國家’,甚至是‘maga’,至少看起來都還像是個文明人。
但是在1844年,詹姆斯波爾克上臺的時候,他的競選口號是“以北緯54度40 分線為邊界線,否則就開戰!”
這樣狂飆突進的競選口號,一下子就抓住了美國人的心。
不僅如此,這位總統公然提出了自己的擴張戰略,北面要拿下俄勒岡,西邊要拿下加利福利亞、南邊要拿下墨西哥,東南邊要收購古巴,東邊越過大西洋要與歐洲打貿易戰。
對內要搞獨立國庫,類似於中央集權;對外要美國優先,因為美洲大陸上美國人是理所當然的‘天選’!
印第安人不配在總統的菜譜上,因為他的前任約翰泰勒已經做得夠好了。唯一能左證他對印第安人的態度的是,在他的任內,簽訂了最多的將印第安人遷往‘保留地’的協議。
至於奴隸制這個東西,波爾克總統表示很難理解奴隸們為什麼要反抗?他身為總統都每天工作18個小時,還沒有周末,而奴隸們不但長得黑,每天還只工作12個小時,從愚昧貧困的非洲來到美洲種植園這樣包吃包住的人間天堂,簡直就是福報,憑什麼抱怨?
也就當年沒有網際網路,不然波爾克總統每天也是能發200條小作文的。
總而言之,這位總統精力旺盛,而且戰鬥力爆表。
1844年,山姆休斯頓連任德克薩斯共和國總統,但是在1845年底的中期選舉中,失去了眾議院的大多數席位,在參議院的支援率也與對手米拉波波拿巴拉馬爾勉強持平。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2022.11)。
不同的是,山姆休斯頓還有更好的選擇——他在1845年宣佈,帶領德克薩斯加入美國!
且不管德克薩斯的人們是怎麼想的,這不重要,反正山姆休斯頓和詹姆斯波爾克達成了雙贏。
那時候《俄勒岡協議》還沒有簽下來,波爾克總統殊沒有料到南邊竟然先下一城!
一番得意洋洋的大肆宣揚之後,命扎卡里泰勒正式駐軍德克薩斯,宣佈完成對德克薩斯的吞併。
於次年,也就是1845年,採取‘進二退一’的策略,以北緯49度線為界,同英國人瓜分了俄勒岡!
這一南一北兩拳組合打下來,波爾克總統聲望日隆,走路生風。人稱‘安德魯傑克遜二世’,傑克遜綽號‘老胡桃木’,波爾克綽號‘小胡桃木’!
紐約的銀行家舉行1845年聖誕舞會,波爾克總統路過看了一眼,這個舞會便自覺解散了。
他的競爭對手亨利克來,原本是一位頗具實力的參議員,輝格黨大老,但是在波爾克的任期內,時常需要為‘通英’和‘賄選’而辯解,搞得焦頭爛額。
只不過,軍事和政治上的勝利,帶來的是外交和財政上的困境。
在他上任之後,不但與所有的歐洲國家鬧了矛盾,也與美洲大陸所有的國家都起了爭端——德克薩斯共和國不算,畢竟山姆休斯頓雖然人是德克薩斯人,但心是美國心。
同時,歐洲的經濟危機也蔓延到了美洲。美元貶值得厲害,紐約的銀行家卻用腳投票,潤歐洲的潤歐洲,買英鎊買法郎買盧布就是不買美元。
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共體時艱也就罷了,連有些白人打工仔居然也要鬧罷工。
如此窘境,波爾克總統豈能忍?
他決定用他最擅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墨西哥,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