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血狼帶著修洛特爾軍團在深林中潛行的時候,他並不知道就在白天裡,斑鳩已經批准了‘閃蝶’計劃!

他現在所執行的行動,不過是見機行事,想要從白人的手上咬下一塊肉來,還遠沒有到讓所有英國人都滾出北美大陸那麼高的高度。

關於‘閃蝶’計劃的草稿他也是參與討論過的,那是一項涉及到整個印第安聯盟,需要調集目前幾乎所有的力量,從修洛特爾到託納提烏,甚至連東邊的紅雲民兵團都需要參與的一場大會戰。

這一場會戰的規模,將遠遠超過三百年以來,所有印第安人進行過的反抗戰爭。

無論是特庫姆塞戰爭,還是塞米諾爾戰爭,都無法與‘閃蝶’計劃相媲美。

可以這麼說,以前的白石城,還可以靠著陰謀詭計和幾個資本家的貪婪而隱藏蹤跡,一旦‘閃蝶’行動開始,白石城將在也無法藏匿了。

它將正大光明地袒露在華盛頓的眼中,就像是從地底鑽出來的幼獸一樣,再也沒有空間給它躲藏了。

實際上,白石城發展到了現在,已經到了藏無可藏的地步了!

不過好在,當‘閃蝶’計劃開始之後,血狼現在的行動,依然是閃蝶計劃的一部分。

任何一項戰略,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別無選擇。

看似是人在制定戰略,其實是戰略在推動著人。

在這同一時期,大西洋對岸的不列顛再推進‘離岸平衡’,德意志在推進‘鐵血政策’,法蘭西在迎接拿破崙三世的過來,美利堅在執行西進和美墨戰爭……不是因為他們的宰相或者國王有多麼賢明,而是他們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

歷史的河道看似蜿蜒又隨意,但它的方向從它發源的時候其實便已經註定了。它只會向著更低的方向流淌。

‘閃蝶’計劃也好,血狼的見機行事也罷,它們殊途同歸,最後都決定,要拔除英國人的格里芬要塞!

不同的是,血狼以拔除格里芬要塞為目的。

斑鳩以拔除格里芬要塞為開端!

……

格里芬要塞,是不列顛留存在北美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

作為一個稜堡建築,格里芬要塞先後見證過荷蘭人、西班牙兩大強國的輝煌,隨著海上馬車伕和無敵艦隊的衰亡,日不落帝國成為了他如今的主人。

稜堡這種東西,在拿破崙的大炮還沒有徹底將它掃進軍事歷史的垃圾堆之前,它是屬於防禦戰中的巔峰作品。

而且即便是在火炮越來越犀利的19世紀中葉,稜堡的存在依然是防禦戰爭的利器。

格里芬要塞歷經兩百年的改造,呈現出典型的沃邦式稜堡的特徵。

向前突出的稜形堡壘向著四面八方散開,彼此之間又用傾斜的城牆連線起來,從空中俯瞰的話,就像是一朵長滿了重重疊疊花瓣的食人花一樣。

城牆的高度達到10米,架設有炮臺的稜堡更高一些,大約在12到13米左右。

城牆的厚度平均約5米,因為歷史原因不斷修繕,有的地方厚一些有些地方薄一些,但即便是最薄弱的地方,也不是普通炮彈可以輕易擊穿的。

要塞的外堡上分佈有36門重炮,內堡上有24門重炮,各種能發射霰彈、鏈彈以及實心彈的輕型大炮更是不計其數。

要塞裡面彈藥充足,地下有一個巨大的儲存室,據說還儲存著荷蘭人時期的黑麵包!

要塞常駐軍隊有1000多人,如果算上野外巡邏的偵騎和東奔西走的商人的話,要塞實際上可以動員的人手高達1500餘人。

而且這一座要塞並不是孤立無援的。

圍繞著格里芬要塞散佈著十多個印第安人部落,他們靠著撿拾英國軍隊遺漏的麵包屑過日子。作為日不落帝國在美洲大陸上唯一的一支軍隊,格里芬要塞士兵是極其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