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戰爭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那薩斯戰役之後,美利堅的南軍和北軍都被對方打懵了,開始踉踉蹌蹌的旋轉,各自顛顛倒倒地尋找自己合適的站位。
雙方都認為自己很勐,但是雙方都沒有認識到對方也很勐。
……
「戰爭,是一個國家的大事,事關生死存亡,一定要慎重……」
西印第安人的有一本名叫《孫子》的兵書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
但是這本書在此時只有法文版本,美國人還沒把它當回事。而之所以有法文版本,也不過是為了滿足某些法國人的獵奇心態而已。
一直要等到下一個百年,當西印第安人開始出現了復興的跡象之後,西點軍校才會勉強將這一本書列為參考讀物——在此不得不說明的是,曾經一度流行的說法,說西點軍校如何將這一本兵書封為圭臬,不過是一種自我吹捧。
文明和文明之間是截然不同,天然地擁有隔閡,雙方對於世界的認識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那種想要指望另外一種文明歌頌自己的文明的想法,實在是過於天真。
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兵法韜略上信奉的是《戰爭論》,關於戰爭,裡面是這樣說的:
「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這兩種看法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對錯之分,就好像有人說樹葉是綠色的,有人說樹葉是橢圓形……並沒有什麼對錯,不過是從不同維度對某個具體的事務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但是,由於這種觀察角度的不同,由此引起的行為便也迥異了。
綠色的樹葉顯然是可以用來裝飾的,說不定還隱含著代表生命的神性可以用來入藥什麼之類的;
橢圓形的樹葉很可以用來編織衣服和草帽,捲起來盛水或者用來包紮都是很好的工具;
行為模式的不同,便又引起了認知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種不同的認知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直到其中的一個一腳踏開了「科學」的大門,而另外一個還在「修行」的自由心證中兜圈子。
文明沒有高下之分,都是世界土壤上誕生的異種。每一個能留下名字的文明,無論在任何人的口中有多麼卑微,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都已經算得上是參天大樹了。
哪怕是「印第安人」,哪怕是「衣索比亞人」……他們都是參天大樹,都是值得被銘記的,若是人類文明史是一座紀念碑,它們都應該在這一座碑上有一個名字。
然而,不幸的是,盎格魯撒克遜是一個排異性極強的文明。
凡它所過之處,所有的原生文明都被打成了「異端」,被毀滅,被摧毀……
哪怕是那些已經在紀念碑上留下名字的文明,也會被他們生生地鑿去,修改成另外的內容。
若無意外,兩百年後,原本屬於非洲的位置上會被鑿成一片空白,偌大的美洲在新碑文中被銘刻成了無主之地,連自己的聖城它們也沒有放過,只因為那裡的周圍都是石油……
黑暗森林是殘酷的,不假!
但它不應該殘酷到只能允許一棵植物的生長,只能允許一隻動物的生存……
它應該不止是戰場,還應該是家園……
這一場反抗惡霸的戰爭,本應該在200年後,從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國家來引領,但是在此方世界,因為斑鳩的到來,不得不提前發起了。
不止是為印第安人,而是為了在未來的200年裡,不再有一個國家,它的每一任總統都會發起戰爭而自己卻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也是為了在未來的200年裡,不再有一個國家,因為自己身處安全之地,所以極力慫恿其它的國家發起大
戰,而自己在別人的屍體堆上大快朵頤!
也是為了在未來的200年裡,不再有一個國家,以全世界奉一人卻口口聲聲說它的所作所為就是「自由」和「民主」,是「燈塔」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