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S002(第1/2頁)
章節報錯
任何一項陰謀詭計,都必須建立在相應的實力的基礎上。
在太平洋對岸的兩千多年前有個三國鼎立的時期,蜀國以不及魏國三分之一的國力,卻七伐中原,連連征戰。
這在後世看來頗為奇怪的舉動,曾經一度感動了許多人,以為君臣上下都有一個失志不渝的「光復漢室」的夢想!
且不說昭烈皇帝駕崩之後,這個夢想到底還剩下了幾分——就算是還有,從昭烈帝身亡到孔明身亡不過短短的11年時間,竟有7次北伐中原!
以孔明之智,難道不知道養精蓄銳的道理?如此勞民傷財,頻繁用兵,不但興復不了漢室,恐怕連僅有的一點國力都會被虛耗了!
然而,世間的所有不合理之處,在其背後都一定有一個合理的原因。
當時的蜀國雖有天險,但自己亦被天險所困。
若是被敵人攻來,只需破一城,則全國皆破!
守城千日也沒什麼卵用,只要一日被破了,整個盆地都全完蛋,想退都沒地方退去!
兵法雲,孤城不可守。
孤國也難活!
自古蜀地能堅守的時期,莫不是有它省相應,有外援不絕。
一旦成為了孤地,只需要將幾個隘口一圍,日夜消耗,遲早拿下,不過是水磨工夫而已。
——及至又到了斑鳩此時所在的大約100年後,常公妙計,退守蜀境,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從其行在撤往盆地之中時,戰略上便已經是穩立於不勝之地了!
——設若東虜併吞全國,以區區一四面絕壁之地,豈能長守?
——設若東虜未併吞全國,以區區一四面絕壁之地,何以反攻?
——說什麼戰至最後,不過是貪生到不能再貪為止!進取之心一失,剩下的只是苦捱日子而已!
是以,才有諸葛孔明的11年間7伐中原.
並不是真的能拿下中原,而是身小力弱,不得不以攻代守。好歹自己能掌握主動,雖失了人和,但也算是佔了天時和地利。
……
彼時的弱蜀,恰如此時的阿美利加!
西面,洛基山由南向北,沿海而立,不但沒能為阿美利加提供藩籬的作用,反而擋住了來自太平洋的水氣,憑空在境內造成了一大片沙漠!
東面,密蘇里河從北達科塔州出發,一直到喬克託州匯入密西西比河,沿河兩岸都是大片的平原,漫長的河岸完全不可能處處防守!
北面,加拿大對不列顛女王誓死效忠,自從英國轉變了對阿美利加的態度之後,加拿大率先跳了出來發難,仗著掌握著阿美利加通往大西洋洛岑島的補給線,今日要降關稅,明日要增火耗,儼然一副大英帝國北美欽差的樣子!
南面是墨西哥、德克薩斯和法國,自從這仨湊到一堆之後,逐漸有了互相同化的趨勢。說實話,斑鳩不怕北面的加拿大,就怕南邊的哥仨,保不齊什麼時候,裡面就會冒出一個虎愣愣的軍閥,為了三瓜倆棗,兩肩膀扛一個腦袋就揮軍北上了。
說是四面絕地,亦不為過。
當然,無須細說,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