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那個勇敢的印第安少年(第1/3頁)
章節報錯
柯爾特M1835是一種滑膛手槍。
滑膛槍的命中率都不高。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永遠打不中目標。
特別是當目標只有20來米的時候,想要命中還是很容易的。
於是,那個勇敢的小印第安人,剛剛用一塊石頭砸懵了野牛的小印第安人,應聲而倒。
“該死!”
喬伊罵了一句。
他明明瞄準的是地上的那個!
右手重新持槍瞄準,左手快速地撥動槍機。
王耀祖迅速地坐正了身子,根本就來不及管近在咫尺的那個小印第安人,也顧不得雖然被石頭砸懵了但還堅持著不肯倒下的野牛。
雙手持著手槍,盡力的穩住槍身。
在他的凝視下,一到淡淡的虛線從自己的槍頭上蔓延出來,從對面那個白人的頭頂上越過去。
他稍微地壓低了一下槍頭。
然後那道虛線又落在了那個白人的腳底下。
該死的!
怎麼這麼難?
真是,有了標準答案都做不好試卷嗎?
他屏住呼吸,儘量讓自己的手不要抖。
可是,越是用力,越是把握不住。
“砰!”
那個白人又開了一槍,子彈從王耀祖的肩膀上擦過,把他嚇了一跳。
運氣又一次站在了他這邊,那個白人依然沒有命中。
大概對方也在害怕,所以根本就不敢拉近距離。
小的時候,王耀祖看過幾部西部牛仔片,裡面的牛仔耍左輪那叫一個絲滑。
基本上是指哪兒打哪兒,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可是實際上,用屁股想想也不大可能。
尤其是在滑膛槍時代。
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拔槍決鬥,所謂的‘快速拔槍術’,一點用都沒有。
還有一種‘六連槍技術’,更是被誇大的產物。
大概,就跟中國人的‘飛劍術’和印度人的‘摩托術’一樣,都是臆想出來的牛逼。
真實情況是,人體構造註定了六連發時槍不能舉到視線可瞄準的地方,只能在胸部以下開槍。這意味著除非槍法極為熟練,否則根本打不中人。
一代西部傳奇警長懷亞特·厄普,很多導演根據他的經歷魔改了許多電影,獲獎無數。晚年的他直言不諱地說過:“根據我的經驗,看有關我的虛構小說的槍迷,和那些從腰間射擊的槍手,根本沒機會從一個正常瞄準的人手裡活下來!”
19世紀的一位得州遊騎兵隊長也曾指出:“在我的戎馬生涯中,從未見過有人會從腰部射擊。所有人都是舉起肩膀,瞄準然後開槍。至於六連發,幾乎自成一個演藝圈。只能說,一個男人可能喜歡消遣,卻很少喜歡他的真實生活。”
歷史上從未有一次所謂公平的決鬥,所有牛仔都死於背後偷襲。
真正的牛仔從來就不會堂堂正正的決鬥,能活下來的永遠都是老陰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