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AI核聚變之路

但最後但實驗結果卻低於預期。

關鍵問題還是Q值太小了。

雖然從邏輯上來說執行時長和聚變效率是等價關係。

但長時間處於極低的溫度聚變效率也低。

彷星器的缺點就是聚變溫度太低。

這樣能產生的能量增益因子太少。

幾乎很難達到生產大於消耗的目的。

而且對於彷星器偏濾器的設計。

全球眼下還沒有好的方法和方桉。

所以國家對彷星器的投資眼下也是處於謹慎態度。

總體來說彷星器的是製造難度遠遠大於環形託卡馬克。

很多關鍵零部件國內還處於空白。

研發的話難度很大。”

蘇翰點了點頭道:“其實核聚變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專案。不論哪種路線都有優點和缺點。但是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情況最好的也就是iter實驗堆的水平。你們認為有沒有一種核聚變的方法或者是路線能讓聚變的Q值達到50以上。”

50以上!

眾人聽到這都是目瞪口呆。

這些人怎麼說也都是核聚變領域的專家了。

現在的世界紀錄也才一點幾。

而且這個紀錄並不穩定。

就算是iter實驗堆的目標也不過是五,最大可能也不過是十。

最後能不能達到還說不定呢。

而且就算能達到。

能不能持續穩定輸出也是一個問題。

達到50以上。

這些人做夢都沒敢這麼想過。

房間內頓時是有些安靜!

這種已經把蘇翰當成了核聚變領域的小白一枚了。

如果是核聚變領域的專家根本不可能說出這種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