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龍翰機器人公司的首款彷生機器人原型機生產成功。

該機器人採用雙足行走。

動作看起來略顯笨拙。

不過該機器人採用了多個攝像頭和雷達,還有感知裝置。

這是蘇翰要求的。

必須要使用演算法和演算法晶片來控制機器人。

還要減少機械結構部件,來降低機器人的生產難度和生產成本。

蘇翰並不想要那種帶著一身複雜的機械結構和平衡感知裝置的複雜型機器人。

他要求機器人的所有關節採用電動機。

只要控制電機的通電與否。

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機械效果。

這才是蘇翰想要的結果。

蘇翰希望將機器的人感知體系都整合在演算法和硬體上。

這樣別人沒有自己的演算法和晶片就無法知道自己機器人的終極秘密。

那麼就算想要逆向開發也達不到自己機器人的效能。

甚至可能東施效顰一團亂麻。

其實設計理念和電動汽車的原理是一樣。

所以眼下別看現在這款機器人動作比較笨拙。

但所有動作都是透過攝像頭、雷達、演算法,以及電機來解決的。

只要演算法足夠快。

機器人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了。

蘇翰觀看了現場測試總體還是非常滿意。

蘇翰最後給機器人定名:小白X1。

……

木牛流馬M2也完成了研發。

木牛流馬和小白分別由兩個團隊負責研發。

蘇翰希望每個團隊能搞出自己的特色。

木牛流馬M2相較於M1已經非常的靈活。

能輕鬆的跨越各種複雜地形。

尤其是平衡性繼續進步,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其實為了增加機器人的能力。

蘇翰專門從翰林院調了一批人過來。

為機器人研發計算晶片。

新一代的木牛流馬M2已經使用上了自研晶片:龍腦L1。

龍腦L1可以最短的時間做出各種反應。

而且可以放開介面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