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本身的光刻裝置和國際先進裝置比,還是非常落後的。

不難聽的說全球除了龍翰微電子,就沒人想要買華夏國的光刻機。

在國外就算白給別人家用,人家也不要。

工藝落後產量又低,費人費時費力,毫無價效比可言。

龍翰微電子的要求嚇退了大多數想要合作的國外廠商。

但國內廠商不在乎,國內晶片半導體領域還處於空白。

如果能夠生產,別的不說,光是國家層面採購的單子,肯定是傾向於國產貨的。

那麼這方面相信利潤還是有保證的。

更何況現在的華龍H1晶片在國際上還是領先的晶片。

就算很快會落後,但幾年內還是能夠堅持下來的,在一部分商家看來,這裡面還是有很大利潤。

更重要的是國產晶片生產線價格便宜。

國際上的頂級光刻機價格已經達到了上千萬米金。

再加上各種配套生產裝置,無塵廠區設計,不投入十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生產晶片的。

相對國產晶片生產線就要便宜很多。

投資一個億就差不多能忙活出一套生產線來。

雖然生產效率比國際上低很多,但成本低,投資小,能賺錢就行。

國內先後有好幾家廠商想要參與競標。

但蘇翰不打算競標,他打算親自來選。

因為蘇翰希望能選出更有資格的人和團體來代工。

而且不是那些只想撈快錢的傢伙。

經過了蘇翰的親自稽核。

一家叫華創科技的公司引起了他的注意。

負責人叫龐昊,其在國外某晶片半導體大廠的工作經歷,讓蘇翰非常的重視。

蘇翰親自見了這個龐昊。

雖然只是簡單的聊了聊,但龐昊在半導體生產方面,有很多經驗,讓蘇翰非常的滿意。

蘇翰決定要將記憶體生產交給華創科技負責。

龐昊當然是非常的驚喜了。

其實他也知道國產晶片生產裝置落後於國際,但那是在對邏輯處理器這種高大上的晶片種類來說的。

記憶體的技術水平現在國際上還是非常落後的。

那麼使用國產晶片裝置去生產記憶體還是非常合適的。

而且以華龍H1在市場的風頭起碼幾年內還能保證市場銷售。

如果自己的公司能在這個期間生產出配套記憶體。

那麼以後自己的公司肯定能在記憶體生產領域殺出一片天地來。

龍翰科技敲定了和華創科技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