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國際大廠幾乎霸佔著晶片製造的全部利潤,人家能賺到錢,自然研發投入大。

你賺不到錢,幹投入,不可能長期支撐下去。

這也讓不少有識之士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國內光刻機研發市場現在幾乎是一潭死水。

江秉路這個時候忽然找上門來,讓不少部門負責人是非常的高興。

唯一麻煩的就是合作以後股份佔比是一個問題。

雖然不用拿錢,但出技術也是問題,萬一被有心人扣上國有技術外流的帽子,一般人可受不了。

蘇翰這個時候已經給了方桉。

這個方桉就是把不同的工藝分別成立不同的公司來處理。

譬如說氧化是某個單位的強項就合夥建立一個氧化工藝公司。

塗膠顯影是某個單位的強項就建立一個塗膠顯影公司。

光刻機如此,刻蝕機如此,離子注入機如此,研磨機亦是如此,反正什麼單位技術強,那就單獨成立合資公司。

蘇翰也不想霸佔什麼全產業鏈。

如果某單位有錢,可以獨自投入,他還可以補貼一點,股份他一分也不要。

某單位沒錢投入,那麼自己可以投資,佔股的筆力會高一些。

而且他並不拒絕社會遊資的加入。

他是想效彷米的LLC聯盟也形成一個自己國內的光刻機產業聯盟。

而龍瀚科技在其中起到粘合劑的作用。

蘇翰不想壟斷只要有人肯加入聯盟就行。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江秉路的關係。

畢竟這麼多單位全要跑一圈沒有影響力是肯定沒戲。

……

銀山公司的蔡伯榮和曹軍一起來到魔都找蘇翰並且帶來了一個好東西。

銀山圖形處理平臺(YSTX)經過了一年半的研發終於完成了。

蔡伯榮和曹軍第一時間就跑來找蘇翰報喜。

其實蔡伯榮自從跟了蘇翰以後也是發了大財,雖然他只佔據銀山公司三成的股份,但陸陸續續分到了六十多億。

這麼多錢他是做夢也沒想到的。

由於負責專案開發的主要是曹軍,所以蔡伯榮也很大方的分給了曹軍百分之二的股份。

這樣曹軍也分到了幾個億也算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過更讓蔡伯榮高興的是銀山公司這會已經有了上千人的研發團隊。

研發水平和實力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但蔡伯榮也知道,自己能研發出銀山圖形處理平臺,主要還是蘇翰的發展計劃。

不然的話哪怕銀山擁有再大的團隊,沒有計劃和方向,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開發出銀山圖形處理平臺。

《天阿降臨》

蘇翰試用了一下銀山圖形處理平臺。

感覺是非常的不錯。

由於蘇翰的計劃當中將PS現在還不具備的功能都搞了上去。

使用體驗上自然是秒殺PS。

蘇翰將軟體交給市場部去發行,然後又拿出了幾個新的軟體開發計劃書。

分別是混音軟體、影片軟體、特效軟體,動畫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