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朱元璋,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

他是大明天子,手握至高皇權。

他可以禮賢下士,自己卻不能得寸進尺,這叫做臣子的本分。

朱元璋聽到後,微微點頭。

他走到兩人面前,一臉肅穆的說道,“今天,楊先生提到了統治權的變革。”

朱元璋說完,停頓了一下,低著頭,像是在思考什麼。

而聽到後,劉伯溫內心震驚,總算明白過來,剛才朱元璋發怒,是因為大家都沒說到他心裡去。

劉伯溫此時也明白,朱元璋究竟想問自己什麼了。

但是,他還是有些遲疑。

朱元璋抬起頭,期待的看著劉伯溫。

劉伯溫立馬說道,“微臣支援陛下的決定。”

朱元璋微微點頭,“伯溫,你是否能想出兩全之計?”

劉伯溫內心驚恐,幸好自己夠謹慎,沒說多。

朱元璋儘管問自己統治權的問題,但內心是不可能放棄皇權的。

劉伯溫知道朱元璋不是要自己馬上回答,於是說道,“陛下,此時我們還有時間可以思考,想來,是可以想出來的。”

他如同打太極一樣的回答,並不是敷衍,只是,想給自己些緩衝時間。

朱元璋稍稍點頭,“沒錯,幸好遇上楊先生,讓我們還有時間矯枉過正。”

“伯溫,此事交給你,一定要兼顧宗室和社稷!”

劉伯溫有些為難,這可是一個燙手山芋。

他覺得,這與行軍打仗時,為朱元璋出謀劃策相比,無論是難度還是危險程度,都明顯高得多!

他思索一下後,嚴肅的請示道,“陛下,這二者,孰輕孰重?”

朱元璋負手踱步,艱難的說出兩個字。

“社稷!”

劉伯溫沒想到,會聽到這個結果,一臉震驚!

劉伯溫沉吟一陣,才為難的答應朱元璋。

“陛下,微臣回去後,就去想一個兩全其美之計。”

“望陛下能給微臣些時間!”

朱元璋微微點頭。

其實,劉伯溫之所以覺得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其實,並非是想計策很難,讓他感到難的是,要如何把握好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