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網一搜「治安拘留是否會影響政審」,網上有一大半回答顯示的,都是不會。

諸如「治安拘留不是刑事犯罪,不會記錄個人檔案,不會影響政審」這類的回答,比比皆是。

而有的回答根本就牛頭不對馬嘴。

提問問的,是本人受到治安拘留,而下面回答的是父母之類的直系親屬,甚至完全沒有關係的旁系親屬。

本人被治安拘留和直系親屬被治安拘留,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通常而言,只要不是比較重要的職位,直系親屬沒有重大問題,包括正在服刑、危害國家、練xie功等,一般的違法和輕微的犯罪,不在服刑期間,一般對子女政審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這就給一部分人一個錯誤的假象和認知:只要不坐牢,不被判刑,沒有案底,就不會影響政審。

實際上,政審是分級別的,有的職位和單位要求高,就卡得嚴,有的審查就相對寬鬆,影響相對沒那麼大。

像公檢法、軍隊這些,政審的級別就比較高。

如果是鍾麗這種情況,肯定是過不了的。

再者。

政審是需要本人提供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如果有行政拘留記錄,有的地方甚至都不給開,不過正常開了,也會特別標註,曾經在什麼時候,因為某某違法行為,被拘留xx日之類的。

而這一次,鍾麗的事情還被傳到了網上,並且引起了不少關注。

這件事的負面影響還是有的,涉及了社會公德和個人道德等方面。

即便政策規定了某些情況不影響政審,但政審是否透過,招聘錄用單位有很大的自行決定權,原則性的問題不允許有,小的問題可以自行把握尺度。

鍾麗報考的單位,接下來要在政審環節把她刷下來,不予錄用,也並不讓人意外。

只是這樣一來,鍾麗就悲劇了。

全沒了……

男朋友沒了,原本板上釘釘的好工作,也沒了。

瞭解到這一切,鍾麗的內心是崩潰的,根本就無法接受。

她準備了那麼長的時間,不停地刷課做題,參加了那麼多次招考,好不容易才考上了一個心儀的單位。

結果居然在筆試和麵試都過了的情況下,告訴她這個崗位又跟她沒關係了。

嚴格來說,她都已經準備了兩年。

從大四的時候開始,她就已經在備考了。

「麗麗,你沒事吧?」

看著鍾麗陷入沉默,雙目無神地坐在那裡,鍾麗的父母反而擔心了起來。

「那個單位去不了就不去了,天底下又不止他一家單位。」

「那我以後還能考編制嗎?」

「……」

面對鍾麗突然問出來的這個問題,鍾麗的父母忽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他們現在也不知道啊!

但他們知道鍾麗對工作編制這一點,有著很深的執念。

無奈的鐘父只好勸道:「這次過不了,下次未必啊!我們找人問問,到時候重新考一個政審不是那麼嚴格,要求不是那麼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