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法律,是懸於每一個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葉向陽的這一番話,顯然引起了劉倩的深思。

和葉向陽的對話,顯而易見地讓劉倩意識到,自己和他之間的差距。

簡而言之。

就是有沒有讀過書,和讀過多少書的差別。

換成劉倩自己,根本就說不出來這些話。

“倩姐,我很理解你的想法,也知道你是因為有過相關的經歷,所以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更多的人,但對不起,我們並不打算接受你們的這筆錢。”

看著陷入思考的劉倩,葉向陽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為什麼?”

劉倩懵了。

葉向陽剛剛跟她說了那麼多,結果給了她一個意想不到的回應。

太突然,也太讓人無法理解。

多了她的那筆錢,不是能幫助更多的人嗎?

“倩姐,你是不是覺得突然拿到這麼多錢,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或者說心裡不安?”

“我……”

“其實你們不用想太多,也不要有什麼心裡負擔,這些賠償本來就是你們應得的,是那些傷害你們的人,給你們的彌補。”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你說的那樣,不怕你見笑,我這輩子還沒見過那麼多錢,甚至連想都不敢想,但如果沒有你們……冷靜下來後,我認真思考了,也和我的父母商量了很久,這次決定是我們共同做出來的,你不用擔心我們以後反悔,如果不放心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籤一份協議。”

“你誤會了。”

聽到劉倩把話說到這個地步,葉向陽也知道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解釋道:“剛才我也說了,我們準備成立這個基金會,並非是完全公益和無條件的,也就是說,雖然我們不接受你們的捐贈,但如果你們同意的話,我們會從這裡面拿走大概三分之一左右,這裡麵包含了這期間所產的成本,例如律師的費用,還有……也就是說,你們算是這個基金援助的第一個物件。”

“可是……”

“雖然說,基金會會從援助物件最終獲得的賠償裡面拿走一部分,但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自身盈利,而是回收相應的成本,更好地維持基金會的長久良性運轉。

從本質上,我們更希望得到援助並得以維權的人,能夠生活得更好。

你想想,為什麼大部分受害人,對網上的施暴者無可奈何?

維權難!

除了專業方面的困難,更是源於絕大部分受害者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去支援他們想要維權的想法。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他們要生活。

可如果有一天。

當他們發現,成為受害人的他們,維權不再單純成為一種負擔,他們甚至還可以從中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難道還會甘願沉寂,忍氣吞聲?

只有當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網路侵權和語言暴力的成本和代價越來越大,整個大環境才更容易得到一個大的改善……”

“我懂了!”

劉倩這次是真的懂了。

葉向陽的意思是,希望她用剩下那些錢,去過得更好。

成為一個表率!

劉倩也清楚,之前發生那麼多事情,還多次上了熱搜,引起全國網友的關注,接下來她無論做什麼,都會受到一定的關注。

儘管她不是明星,但要想再像以前那樣默默無聞地生活,顯然已經不太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