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禍及家人,悔不當初(第1/5頁)
章節報錯
“滴~嗚~滴~嗚~~”
一路上,但凡警車所經過的地方,都響起了短脆而急促的警笛聲。
這個動靜,顯然引起了臨街住戶,以及沿途行人和車輛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那些之前已經看過他們出動的。
三輛大巴在十數輛警車的開道和護送下,顯得格外惹眼。
很多好奇的人,紛紛開始打聽。
幾乎沒有讓大家久等,關於二熊村上百來號人被抓的小道訊息,很快就傳開了。
尤其是二熊村本地的,最為活躍。
這些人裡面,大多是沒有參與到這次偷瓜事件裡面的。
其實要說對那些偷瓜的老人和家庭最痛恨的,除了田芸這個苦主以外,就屬他們了。
同為二熊村人,明明沒有做那些道德敗壞的偷盜之事,卻因為同村一些害群之馬敗壞名聲,導致風評被害,他們的心裡也有苦說不出。
《第一氏族》
這段時間裡,外界關於二熊村的評價可不怎麼好。
只要聽說或者知道他們是二熊村的,周圍人總會向他們投來異樣的目光,指指點點的。
這就讓他們感到很冤枉。
可偏偏他們又沒什麼辦法,即便解釋了,也沒幾個人願意相信和理解。
因為這個緣故,對於那些偷瓜老人的怨氣,他們未必會比田芸少。
下午看到那些人被警察給帶走,一個個都十分解氣,大快人心。
關於下午這件事的訊息,大多是從他們這裡傳出去的。
就一會兒的功夫,整個江田縣都知道了。
警方並沒有對這些訊息進行封鎖,一方面是很難完全封鎖住,另一方面則是上面的命令。
堵不如疏。
既然讓他們採取這樣大張旗鼓的行動,一開始就沒打算捂蓋子。
而且他們還要搶時間,爭取在輿論發酵起來之前,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交代。
所以在把這些人帶到警局後,包括楊安林和侯鵬等所有人,全都開始忙碌了起來。
而另一邊。
葉向陽已經寫好了新聞稿,並且發給了報社。
不過今天是來不及了,今天這期的江城晚報已經開始在印刷出廠的路上,想要調整版面已經不可能,只能等明天。
雖然具體的處理結果還沒出來,但隨著警方出動,這次的事情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結果。
葉向陽並沒有因為這次的事情比較特殊,就搞噱頭。
直接當成正常的新聞報道,採用經典的金字塔結構,依據事件發展的順序來寫。
這樣行文構思方便,既可以保持新聞真實完整的故事性,又容易清楚地反映出新聞事件原委始末的脈絡。
當然了。
在文章裡面,葉向陽還是淺淺談了下關於老年人犯罪的這個問題。
至於影片,葉向陽也做得差不多了。
掌握著第一手資料,又瞭解整個事件的始末,甚至過程中他也有參與,這個對他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
而就在葉向陽製作影片的時候,江城的多家媒體,也收到了江田縣這邊的訊息。
村民組團偷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