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防隊和民警等人相繼離去,今天這起突發事故,算是暫時告了一個段落。

雖然火已經滅了,龔浩和徐丹丹兩個人也被民警帶走,但蔡春紅卻有好多善後的事情要處理。

網路上。

關於今天這件事的影片片段,已經滿天飛了。

好多都是本小區的居民拍攝並上傳到網上,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甚至還上了同城熱搜。

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就是這樣,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很容易引起關注。

尤其今天的事情,還極具戲劇性,到處都是轉折,可以說是很多吃瓜網友喜聞樂見的。

葉向陽也開始忙了起來。

忙著找那些拍攝者,蒐集他們拍的影片和照片,看看能不能選用作報道的素材。

今天發生在小區的這件事情,明顯是非常有報道價值的新聞。

要是遇上精明的記者,甚至都能給你搞個“一魚三吃”,弄一個系列報道,整個新聞“連續劇”出來。

網路上一些嗅覺敏銳的媒體號,已經開始報道這件事了。

相比較起來,葉向陽這個身處第一線的記者,動作反而慢了很多。

不過葉向陽上網看了下,有些報道並不全面,甚至有的和真實情況有所偏離,這也在所難免。

畢竟他們的相關報道內容,大多是由小區居民發的那些影片拼湊起來的結果,再加以解讀。

為了追求熱點和速度,他們每天要轉發報道不知多少新聞,不可能每一個都去實地驗證。

恰恰這就是一些優秀紙媒的優勢所在。

儘管在時效性上面落後一籌,但每一篇上報的新聞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稽核和考證,嚴格把控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這也是葉向陽在接手報社的賬號之後,並不刻意追求數量和速度的原因之一。

也因此才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收穫一批網友的關注和支援。

回到家。

葉向陽迅速寫了一篇關於今天這件事的全面報道,發給了報社裡負責對接的編輯。

最快見報,也要等明天下午了。

雖然在時效性上大大減弱,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上網,總有一些忠實讀者,能透過他們江城晚報瞭解到這件事。

寫完稿子,葉向陽就開始著手製作影片了。

今天所發生的一切,讓葉向陽有了很多思考。

比起文字,圖片影片資料,明顯能夠更形象生動地把整個事件的過程呈現出來。

藉助從其他人手裡要來的影片,葉向陽很快就完成了初步的剪輯。

活動了下手腕,稍作休息的葉向陽拿出手機,上網看了看,發現關於小區裡起火和佔用消防通道的事情,已經登了上全網熱搜。

對於這個結果,葉向陽並不意外。

看了幾個影片的報道,重點基本都放在消防隊為及時趕到火災現場救火而果斷撞車,又或者家裡起火和阻礙消防車的車主是同一個人這兩方面上。

無他,這兩個點相當能抓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