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他們的行為就是在明目張膽地蹭熱度。

但不得不承認,作為媒體工作者,他們的嗅覺還是很敏銳的。

除了記者外,葉向陽在707詐騙團伙案中還隱藏著另外一層鮮為人知的身份。

這件事有沒有深挖下去的價值?

有!

如果說當天舉報那些詐騙團伙的,真的只是一名普通的熱心居民,大家或許不會那麼關注。

但如果對方同時還是當天現場跟進和進行採訪的報道記者呢?

戲劇性就來了。

記者把詐騙團伙舉報了,然後又現場跟進,進行採訪和報道,這簡直太有話題性了。

是不是記者為了創造業績,不得已才舉報了詐騙團伙呢?

太容易讓人展開聯想了。

即便不一定與事實相符,也足夠讓人津津樂道。

更重要的是。

警方破獲詐騙團伙事件的熱度雖然剛剛下去,但畢竟沒過去幾天,或許還能趁著大家對這件事沒有淡去印象,趁機吃口熱乎的。

借勢!

於是乎,在狄健將這個作為707詐騙團伙案的後續做成報道發到網上,其他幾家也紛紛跟進。

江城本地的媒體集體搞事,再加上一大批網友湊熱鬧,這件事再度引起廣大網友關注,也就不讓人奇怪了。

一夜之間。

葉向陽直接被推向了風口浪尖,成為眾多網友關注和討論的物件。

熱搜本搜!

這種經歷還是第一次。

雖然網上的討論很熱烈,但葉向陽本人卻沒有太強烈的感覺。

葉向陽看了下,網路上的討論更多在於事件本身和他記者的身份,並沒有牽扯到私底下的生活和個人隱私。

畢竟是同行,而且大部分可能都還認識,吃相不至於太難看。

真要為了創造話題和熱度,把他的身份進行大刨底,那已經不是得罪他一個人那麼簡單,而是直接壞了規矩。

嚴重的話,甚至會觸及了法律底線。

葉向陽可以起訴對方。

都在同一個鍋裡吃飯,沒必要為了多吃口飯,把自己吃飯的碗給丟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波紅利讓他們吃到了。

熱度蹭得很成功。

反倒是葉向陽這個當事人,反應有些遲鈍了。

無奈苦笑。

葉向陽又點進自家報社的工作群。

果不其然。

一大清早的,就已經是十分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