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投資行業,有一個經濟術語叫做“股權控制鏈”。

指的是股份公司和最終控制人之間,所形成的具有控制關係的公司層級。

換個簡單易懂的說法,最終控股人x控股a公司,a公司控股b公司,b公司控股c公司。

表面上控股人x並沒有直接控股c公司,但其實他就是c公司的實際掌控者。

如果再加上股份代持等等手段,金融行業的股權複雜程度,不是外行人玩得轉的。

而且,在金融、投資行業,這種套娃式股權鏈是十分常見的情況。

“威利建工”這家建築公司的實際掌控者,其實就是鼎盛資本的馮育海。

如果“威利建工”真的有問題,寧雲區的領導層會透過這家公司15億的投資專案嗎?

能坐到寧雲區一把手那個位置上的人,不可能是真蠢。

如果這個專案真的有問題,那隻能是“壞”,而不是“蠢”。

不過,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站在方醒的角度,自然是敵視“威利建工”這家公司的。

但是,“威利建工”這家公司,並不是皮包公司,而是真正擁有建築行業完整資格的公司。

而且,“威利建工”去年就中過zf部門的專案標書,並且完成了那個專案。

換而言之,“威利建工”確實有多重股權控制鏈,但它也確實是一家真實的建築公司。

因此,站在寧雲區領導的角度,“威利建工”的15億專案,對寧雲文化產業園的發展很有幫助。

這也是“威利建工”15億專案,能夠進入審批流程的原因。

……

方醒不知道“威利建工”的15億專案,是不是真的那麼高大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鵬程資本和鼎盛資本,並不是搞慈善的。

鵬程資本就因為一個專案虧損,就想吃掉大川音響回血。

現在,鵬程資本連續虧損兩年,這是一頭餓了兩年的資本大鱷,會使出什麼樣的手段,難以預料。

本質上來說,方醒和“威利建工”的15億專案,沒有任何的瓜葛。

如果鼎盛資本和鵬程資本,利用“威利建工”的15億專案撈錢,虧的是寧雲文化產業園,和方醒沒有關係。

唯一讓方醒不爽的就是,“威利建工”想搶的,是自己看中的專案用地。

方醒考慮片刻,看著劉健安的眼睛,說道:“劉書記,真的覺得鼎盛資本投資寧雲文化產業園,有這麼高尚嗎?”

在這句話裡,方醒說的不是“威利建工”,而是“鼎盛資本”。

劉健安沉吟片刻,答道:“我們的園區,需要這樣一個專案。而且,這是其他領導極力推薦的專案。”

這句話非常微妙。

方醒不由得眉頭一挑,察覺出劉健安這句話裡另有深意。

按照他的說法,威利建工的15億專案,是其他領導主導的,而且用了“極力”這個詞。

這應該屬於寧雲區領導層內部的事情,理論上來說,不應該向外人透露。

可是劉健安卻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