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特效團隊最新渲染的電影畫面,方總看看,是否滿意。”

孫建奇去年就和星雲特效簽了長約,而且拿了副總裁職位的期權。

合約簽了,和星雲特效的利益、命運自然就繫結在了一起。

目前星雲特效正在做的專案,是一部國外科幻電影的特效。

這是孫建奇從國外帶回來的專案,他在國外待了十幾年,在特效圈也作出了成績,自然有資源和人脈。

因此,他帶了一些專案到星雲特效製作。

方醒看著電腦螢幕裡,是一片無垠的深空,一艘飛船在行星大氣層外飛過,那畫面有種驚心動魄的美。

看完這一段三秒鐘的特效鏡頭,方醒點頭稱讚道:“不錯,這個鏡頭做得很不錯。”

孫建奇接著說道:“方總,這個專案大概還需要三個月就能完成,完成之後,暫時沒有其他專案可以做了。

“我聽一些同事說,方總可能會有新專案上馬,所以想問一下,是否需要做特效。

“如果特效鏡頭需求量不大的話,我考慮飛一趟國外,再拉一個專案回來做。”

目前。

需要用到一流水平特效的專案,基本都是特效大片級別的電影。

而國內現在每年製作的特效片其實並不多,投資能達到5億的特效片,數量更少。

而在這些投資達到5億的特效片裡,一部分會去找國外的特效公司做特效,還有一部分會找英博特效這種國內的老牌特效公司製作。

星雲特效現在的技術水平雖然達到了國內一流,世界準一流水準,但剛剛崛起,資源和人脈還不夠多。

所以,如果想要做大專案的話,孫建奇需要去國外找以前的人脈接專案。

方醒又看了幾段特效鏡頭,說道:“大專案就先別接了,既然特效水平上來了,也是時候嘗試拍一部特效片試試水。”

孫建奇聽到這話,基本就懂了,追問道:“是今年就要做特效?還是等到明年?”

一般一部特效大片,從籌備到拍攝,再到後期特效,經常要兩三年時間。

特別是籌備階段,時間沒數的。

畢竟特效大片,動則3、5億的投資,甚至還有投資7億的。

這種投資規模,如果沒有影視投資公司看好,光拉投資就要很長時間。

不過,以方醒的拍電影的速度,一向很快。

只要立項,投資立馬到位。

因為到目前為止,方醒拍的電影,基本都是方舟文化主投,沒人願意投,那自家公司直接全投。

這和其他影視公司不太一樣。

一般的影視公司,在籌備一個專案,需要經過很多次商討,確定劇本,然後影視公司評估劇本,定一個評級,估算大概要多少投資,然後才開始拉投資。

影視投資公司看到專案計劃書之後,也要進行評估,確定是否有投資價值。

這樣一番拉扯,幾個月就過去了。

要是影視投資公司不看好這個專案,那麼主創團隊可能就要主動去找影視投資公司談,到處“化緣”拉投資。

期間,還要不斷的修改劇本,修改計劃書,以此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這麼一套流程下來,大半年就過去了。

然後還有試鏡演員,如果演員檔期不合適,還得等檔期。

等一切都協調好之後,才能開機拍攝。

拍攝完之後,還要看剩下多少錢,再去找特效公司談特效製作。

如果投資不夠,拍攝階段又花錢太多,不夠錢做特效,這個階段還會卡柱,或者降低特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