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莫斯科的第二天,方醒跟隨藝術團一起去見了負責接待的俄外交部亞洲司負責人伊瓦諾夫。

接待工作結束之後,藝術團開始緊張的排練工作。

這次是兩國聯誼會,不只是華夏藝術團要表演節目,雙方的藝術團都節目要表演。

除此之外。

兩國還有多個合作的節目。

比如陸湘兒和莫斯科交響樂團要合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這個節目是一個多月前就溝透過的,雙方都已經分開進行排練。

現在華夏藝術團到了莫斯科,自然要當面排練,確保演出萬無一失。

方醒也是一樣,提交的《貝加爾湖畔》,經過雙方藝術團負責人討論,邀請了俄國女歌手葉卡捷琳娜合唱這首歌。

到莫斯科的第三天。

方醒見到了這位女歌手葉卡捷琳娜。

見面的時候很友好,葉卡捷琳娜用俄語說著稱讚的話,但方醒只聽懂了一部分。

方醒能唱俄語版《貝加爾湖畔》,但對俄語不算特別精通,所以只能聽懂一部分。

所以,需要翻譯在一旁解釋。

見過面簡單寒暄之後,兩人就開始嘗試合唱。

方醒事先已經將歌詞分配好,雙方都是專業歌手,只需要跟著旋律和節奏,把自己那部分歌詞唱完,基本就問題不大。

第一次合唱,就基本把歌曲順了下來。

只有一些細節需要調整。

畢竟是第一次合作,又是跨語言的合作,所以還是會有許多細節不夠默契。

方醒坐到鋼琴前,在有問題的地方,重複彈鋼琴:“這裡,在這個音這裡,不要用重音,尾音可以拉長一些。”

翻譯在一旁幫忙解釋。

如果只是直白的翻譯,可能溝通上會比較麻煩。

不過,方醒重複彈了幾遍旋律,溝通起來就比較直觀了。

葉卡捷琳娜聽完點點頭,作出一個OK的手勢,難得的用含糊不清的中文說了一句:“我懂了。”

“那我們再來一遍,我邊彈邊唱。”方醒說著,開始彈前奏。

葉卡捷琳娜跟著旋律開始唱。

方醒也不著急,慢慢的抓細節,一點點的改善,讓合作更自然更流暢。

……

經過五天的排練,兩國聯誼會正式開始。

這次兩國聯誼會,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行。

兩國的藝術團早早來到大劇院後臺準備,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劃分出兩個區,方便兩個藝術團做準備。

“今晚的觀眾都是兩國的要員,演出一定要穩住,不求多麼出彩,只要不出失誤就是成功。”宋運濤挨個叮囑藝術團的成員。

藝術團的成員,大部分都是國家隊演員、歌唱家,類似的大場面見過不少。

唯一讓宋運濤擔心的就是像方醒這樣從文娛圈邀請來的演出嘉賓。

所以,宋運濤不可避免的多叮囑兩句。

至於朱耀興,並沒有安排重要演出,負責唱和聲,所以基本沒機會出錯。

“宋團長放心,我會盡力的。”方醒答應道。

“不是盡力,是必須,臺下的觀眾都是兩國的要員,我們代表的是國家的臉面,知道嗎?”宋運濤比即將上臺的人還緊張。